小孩被开水烫伤后,要迅速脱离热源,尽快用15-20℃凉水冲洗或浸泡烫伤部位15-20分钟进行冷疗,用干净柔软且合适的覆盖物保护创面,观察烫伤程度,浅Ⅱ度及以上、面积较大、特殊部位烫伤或有疼痛剧烈难安抚、发热等全身症状及有过敏史等情况需及时送医。
一、迅速脱离热源
1.去除致伤源:立即将小孩被开水烫的部位脱离开水,比如如果是手被烫,迅速将手从开水中拿出,若衣物与创面粘连,切勿强行撕扯,可剪开粘连部分。对于婴幼儿,要特别小心操作,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因为婴幼儿皮肤娇嫩,耐受性差,快速轻柔地处理能最大程度减少损伤加重。
二、冷疗处理
1.冷水冲洗或浸泡:尽快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一般持续15-20分钟,这有助于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烫伤程度。对于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干净的容器盛凉水让孩子烫伤部位浸泡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冷水温度以15-20℃为宜,过低的水温可能会引起孩子不适甚至局部血管收缩过度影响恢复。如果烫伤部位不方便冲洗,也可以用凉毛巾湿敷,但要保持毛巾湿润,持续冷敷。
三、保护创面
1.避免感染:冷疗后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烫伤部位,防止创面受到污染。要注意纱布或棉布的清洁,避免使用有毛絮等容易粘附在创面上的材料。对于婴幼儿,选择材质柔软、透气性好的覆盖物至关重要,因为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污染容易导致感染,而合适的覆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外界细菌等有害物质接触创面。
四、观察伤情并及时就医
1.判断烫伤程度:观察烫伤部位的情况,Ⅰ度烫伤表现为局部红肿,无水疱;浅Ⅱ度烫伤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基底潮红;深Ⅱ度烫伤水疱较小,基底红白相间;Ⅲ度烫伤创面苍白或焦黄甚至炭化。如果是浅Ⅱ度及以上烫伤,或者烫伤面积较大(儿童烫伤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5%就需要重视),或者烫伤部位在关节等特殊部位,都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因为婴幼儿烫伤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所以即使看起来烫伤不严重,也建议就医评估,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比如是否需要进行创面清创、抗感染等治疗。
2.特殊情况注意:如果小孩被开水烫伤后出现疼痛剧烈难以安抚、哭闹不止,或者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更要尽快就医。同时,要询问孩子既往是否有过敏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药物等治疗措施,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孩子的健康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