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密切关注不同年龄段儿童体温变化与休息需求,体温低于38.5℃可采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降温,体温达38.5℃且持续不退或伴特殊症状、有基础病史等需及时就医,婴幼儿物理降温要注意方法力度,有过敏史患儿用降温措施留意过敏,体质虚弱患儿发烧后要加强营养支持。
一、一般观察与基础护理
1.1需密切关注不同年龄段儿童体温变化,婴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体温波动更需留意,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掌握体温上升、持续及下降趋势;同时保证患儿处于安静舒适环境,不同年龄患儿休息需求有别,婴幼儿应减少活动、保证充足睡眠以利身体恢复。
1.2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时动作需轻柔,如观察体温、物理降温等操作均要细致,避免因操作不当给患儿带来额外不适。
二、物理降温方法
2.1当体温<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用32~34℃温水擦拭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擦拭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患儿着凉,针对新生儿及小婴儿,擦浴范围要适当缩小,保证操作安全温和;还可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于患儿额头等部位,利用凝胶汽化吸热原理降温,不同年龄患儿使用时需注意贴合部位及舒适度,确保退热贴稳固且不引起患儿不适。
三、及时就医情况
3.1当体温≥38.5℃且持续不退,或伴有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其他症状时,需及时带患儿就医,不同年龄患儿出现异常症状表现不同,幼儿可能无法清晰表达不适,要多观察其精神状态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曾因发热出现惊厥的患儿,乙脑疫苗后发烧更应谨慎,需尽快就医,此类患儿发热时更易发生惊厥等严重状况。
3.2有基础病史的患儿,如存在特殊病史情况,乙脑疫苗后发烧时要格外重视,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4.1婴幼儿,因其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发热耐受能力低,护理时物理降温要特别注意方法与力度,避免过度降温致患儿不适,同时密切观察其整体状况,如吃奶情况、精神反应等。
4.2有过敏史的患儿,使用物理降温物品或退热措施时需留意过敏反应,若使用温水擦浴发现皮肤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应立即停止相关操作并就医,确保患儿安全。
4.3体质虚弱的患儿,发烧后身体恢复慢,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提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热量、水分的饮食,但需根据患儿具体消化情况调整,保证营养供给同时避免加重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