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需分四步。首先脱离高温环境,将中暑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平卧,婴幼儿转移要轻柔;其次散热降温,包括体表降温(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大血管部位、用风扇吹风但避免直吹)和重度中暑时冰水浸泡(仅适用于专业情况且注意体温);然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意识清楚者给清凉含盐饮料,婴幼儿给温开水,老年人注意饮水速度;最后监测病情,出现严重症状立即送医,关注有基础疾病者病情变化。
一、脱离高温环境
将中暑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如室内、树荫下等,使其平卧,头部略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对于婴幼儿,要轻柔地转移,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因为婴幼儿身体机能较弱,在转移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动作轻柔稳定。
二、散热降温
1.体表降温:
解开中暑者的衣物,使其尽量暴露皮肤,用湿凉的毛巾擦拭全身,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对于儿童,要选择柔软、温度适宜的湿毛巾,避免过冷刺激引起不适。
可使用风扇吹风,但不要直接对着中暑者直吹,以免造成感冒等其他问题。对于老年人,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吹风时要注意风速和距离,防止体温骤降引发其他并发症。
2.冰水浸泡:对于重度中暑者,可将其身体浸泡在15-20℃的冰水中,露出头部,使体温快速降低,但要密切监测体温,当体温降至38℃左右时应立即停止浸泡。不过这种方法对于一般中暑者不建议采用,仅适用于重度中暑且现场有专业设备和人员的情况。
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如果中暑者意识清楚,可少量多次给予清凉的含盐饮料,如淡盐水、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等,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对于婴幼儿,不能随意给予含盐饮料,可适当给予少量温开水,因为婴幼儿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过多摄入盐分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饮水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呛咳或急性胃扩张等问题。
四、监测病情
密切观察中暑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果中暑者出现意识模糊、抽搐、高热不退(体温超过40℃)、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必要的降温及生命体征监测。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中暑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和危险,需更加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在中暑的应激情况下加重,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