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诊断依临床症状病史及排其他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且每年发持续三月及连续两年以上,分型分单纯型与喘息型,分期有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群需密切关注症状定期检冬季保暖,儿童少见优先非药物干预留意病情变化,女性特殊时期用药遵医嘱,吸烟史人群需强调戒烟以改善预后。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需依据临床症状、病史及排除其他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且连续2年及以上,同时需排除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等可致类似症状的疾病。例如长期吸烟人群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每年发作达3个月且持续2年,经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
二、慢性支气管炎的分型
1.单纯型: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无喘息症状。患者主要因气道炎症致分泌物增多出现反复咳嗽、咳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泡沫痰等。
2.喘息型:除咳嗽、咳痰外伴喘息,双肺可闻哮鸣音。此型因气道存在炎症及痉挛等致喘息发作,发作时可闻广泛哮鸣音。
三、慢性支气管炎的分期
1.急性发作期: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伴发热等炎症表现,“咳”“痰”“喘”等症状任一明显加剧。如患者原症状轻,突现痰量增多呈脓性且体温升高则进入该期。
2.慢性迁延期:“咳”“痰”“喘”等症状不同程度存在,迁延超1个月。例如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持续超30天但未达急性发作程度。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及少量痰液,持续2个月以上。如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基本消失,连续2个月无明显相关症状发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群:机体功能衰退,病情变化隐匿,需密切关注症状,定期行肺功能等检查。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致病情加重,因老年患者免疫力低,呼吸道感染易诱发急性发作。
儿童人群:儿童慢性支气管炎少见,发生时优先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湿度等。需留意病情变化,出现呼吸急促等及时就医,因儿童气道窄,喘息对呼吸功能影响更明显。
女性人群:妊娠、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用药谨慎,需遵医嘱权衡治疗与药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例如妊娠期间用药需选对胎儿影响小方案,避免不良影响。
吸烟史人群:吸烟是重要危险因素,需强调戒烟,因持续吸烟刺激气道加重炎症,影响病情控制与预后,戒烟可显著降低急性发作风险,改善肺功能等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