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分先兆中暑表现为高温环境中轻度不适体温基本正常或轻度升高及时脱离可缓解;轻度中暑除先兆症状外体温进一步升高伴面色潮红或苍白等水电解质紊乱未影响重要脏器;重度中暑含热痉挛因出汗致电解质丢失出现肌肉痉挛、热衰竭因体液丢失致循环不足有头晕等表现体温轻度升高、热射病为最危急类型具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不同人群中儿童易现高热惊厥、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有基础病史人群病情可能加重需加强监测。
一、先兆中暑表现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开始出现轻度不适,表现为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此时体温基本正常或仅轻度升高(多在37.5~38℃左右),若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并适当休息,症状可缓解。
二、轻度中暑表现
除先兆中暑的相关症状外,体温进一步升高,可达38℃以上,同时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部分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脉搏加快等表现,此时机体已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但尚未影响重要脏器功能。
三、重度中暑表现
(一)热痉挛
多因大量出汗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引起,表现为剧烈活动后出现阵发性、对称性肌肉痉挛,常见于四肢肌肉(如腓肠肌)及腹肌等部位,发作时患者自觉肌肉疼痛、痉挛性收缩。
(二)热衰竭
主要是由于大量体液丢失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数,体温可轻度升高(多在38~39℃),患者意识清楚,但可能出现脱水相关表现。
(三)热射病
为重度中暑中最危急的类型,具有高热(核心体温常在40℃以上)、无汗、意识障碍三大典型表现,可伴有抽搐、昏迷,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累及多器官,如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
四、不同人群中暑的特殊表现
(一)儿童
儿童中暑时更易出现高热、惊厥等表现,因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高温耐受性差,且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关注其体温及精神状态。
(二)老年人
老年人中暑时症状常不典型,可能无明显多汗表现,易被忽视,需特别留意其体温变化、意识状态,部分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应提高警惕。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中暑后,病情可能加重,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原有病情加重的表现,糖尿病患者可能因中暑导致血糖波动加剧等,需加强对基础病的监测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