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治疗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早期、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等且膀胱功能较好情况、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等需尿流改道,膀胱内灌注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全身化疗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放疗用于不能手术或术后辅助,免疫治疗用于特定晚期膀胱癌,老年患者需评估身体耐受性个体化治疗,有基础疾病患者需评估控制基础疾病。
一、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早期,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切除肿瘤,创伤较小,术后需定期膀胱镜复查及膀胱内灌注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2.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多发但局限于膀胱某一部位且患者膀胱功能较好的情况,切除部分膀胱组织后需评估膀胱剩余容量及功能影响。
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等,需切除整个膀胱及相关周围组织,术后常需尿流改道,如回肠膀胱术、原位新膀胱术等,需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
二、膀胱内灌注治疗
主要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常用药物如卡介苗(BCG)等,通过将药物灌注入膀胱,直接作用于膀胱黏膜,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需按疗程规律进行灌注,并密切监测膀胱黏膜反应及复发情况。
三、化疗
1.全身化疗: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可通过静脉给药,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等方案,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等制定化疗方案,注意评估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四、放疗
可用于不能手术的膀胱癌患者,或作为术后辅助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分为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需考虑肿瘤部位、大小及患者耐受情况,放疗过程中需关注放射性膀胱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五、免疫治疗
近年来针对晚期膀胱癌的免疫治疗取得进展,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等,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适用于特定的晚期膀胱癌患者,需评估患者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并进行监测和管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身体耐受性,治疗方案应更注重个体化,选择对机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密切观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有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需在治疗前充分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与管理,避免治疗对基础疾病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