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接种后一般反应有局部红肿疼痛及全身低热、头晕等症状多可1-2天自行恢复,罕见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疹、休克、神经系统反应等,特殊人群中婴幼儿需密切观察异常表现,孕妇需医生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接种,过敏史者严禁或遵医嘱,发热及患病者应暂缓接种。
一、一般反应
1.局部反应:接种乙脑疫苗后,部分受种者可能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疼痛,一般程度较轻,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这是因为疫苗作为外来物质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的炎性反应,属于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局部表现。
2.全身反应:常见有低热,少数受种者可能出现中度发热,还可能伴随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多数症状较轻,持续1~2天可自行恢复,是机体对疫苗免疫应答产生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
二、异常反应(罕见)
1.过敏性皮疹: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皮疹,可伴有瘙痒,皮疹形态多样,如荨麻疹等。这是由于机体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发生过敏反应,免疫系统被激活后产生的皮肤表现。
2.过敏性休克:较为危急的情况,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属于严重的过敏反应,是机体对疫苗成分的超敏反应,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3.神经系统反应:如过敏性神经炎、脑炎等,但此类情况非常少见。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疫苗引起的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损伤有关。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接种后需密切观察局部有无严重红肿、全身有无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因为婴幼儿自身调节能力较差,轻微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可能对其健康产生相对更明显的影响。
2.孕妇:孕妇属于特殊生理时期,目前关于孕妇接种乙脑疫苗的安全性数据有限,一般建议在医生充分评估风险后再决定是否接种。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疫苗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需谨慎权衡利弊。
3.过敏史人群: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严禁接种乙脑疫苗;有其他过敏史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接种。过敏史人群再次接触过敏原(疫苗成分)时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较高,必须严格评估。
4.发热及患病人群:有发热、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者应暂缓接种,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是否可以接种。因为发热或患有严重疾病时,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异常状态,接种疫苗可能加重病情或影响疫苗效果,同时也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