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蓄脓败血症是子宫蓄脓继发细菌感染致细菌及其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严重病症,病因包括激素失衡(未绝育雌性动物雌激素异常致子宫颈部分或完全堵塞使分泌物蓄积)与细菌感染(常见菌经阴道上行或血源感染),临床表现有全身(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等)及局部(阴道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子宫触诊异常),诊断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等异常、血培养有菌)和影像学检查(超声显示子宫积液积脓),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子宫及依药敏用抗生素,特殊人群中老年动物术后恢复慢需加强护理,怀孕动物手术需评估胎儿,幼年动物罕见需精细操作及严格护理。
一、定义
子宫蓄脓败血症是子宫蓄脓继发细菌感染后,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严重病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二、病因
1.激素失衡:多见于未绝育雌性动物,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促使子宫腺体分泌增加,同时子宫颈口部分或完全堵塞,导致子宫内脓性分泌物蓄积,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
2.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经阴道上行感染或血源性传播进入子宫,引发炎症并扩散至全身。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患畜多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严重时出现休克、昏迷等表现。
2.局部症状:阴道可见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排出,子宫触诊增大、质地异常等。
四、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生化检查可发现肝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血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子宫内积液、积脓情况,辅助诊断子宫蓄脓。
五、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尽快实施子宫切除术是关键治疗措施,去除感染源,恢复机体正常生理状态。
2.抗生素治疗: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支持治疗,控制全身性炎症反应。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动物:老年患畜机体机能衰退,术后恢复较慢,需加强术后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供安静舒适环境以减少应激。
2.怀孕动物:怀孕期患畜处理需谨慎,若必须手术,需综合评估胎儿情况及手术对妊娠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干扰,术后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恢复。
3.幼年动物:幼年雌性动物发生子宫蓄脓败血症极为罕见,若发生需高度重视,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术后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及生长发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