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隐睾症是睾丸未正常从腰部腹膜后降至阴囊的先天性疾病,治疗分内分泌和手术,不同年龄有不同考量,术后需做好护理且要长期随访观察。内分泌适用于出生6月内有自行下降可能患儿,手术包括睾丸下降固定术(1-2岁最佳,可降恶变风险)和腹腔镜手术(治复杂情况,创伤小恢复快),新生儿期观察,6月-1岁可先内分泌后手术,1岁以上尽早手术,术后要伤口护理和限制活动,还需长期随访。
一、小儿隐睾症的定义
小儿隐睾症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内的一种常见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疾病。
二、治疗方法
(一)内分泌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出生后6个月内,睾丸有自行下降可能的患儿可先尝试内分泌治疗。
2.作用机制:通过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药物,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促使睾丸下降。研究表明,HCG可以促进睾丸下降,其有效率约为15%-20%。
(二)手术治疗
1.睾丸下降固定术
适用年龄:一般认为,出生后6个月仍未下降的睾丸,自行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最好在1岁-2岁之间。
手术方式:是将未降睾丸松解后固定于阴囊内。该手术可以有效降低隐睾发生恶变的风险,研究显示,隐睾患儿若不及时手术,成年后发生睾丸肿瘤的几率比正常阴囊内睾丸高20-40倍。
2.腹腔镜手术
适用情况:对于腹腔内高位隐睾等复杂情况的患儿,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优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清晰观察腹腔内睾丸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不同年龄患儿的治疗考量
1.新生儿期:出生后首先观察睾丸是否有自行下降的可能,因为部分新生儿睾丸可能在出生后短期内仍有下降机会。
2.6个月-1岁:若6个月后睾丸仍未下降,可先尝试短期内分泌治疗,如使用HCG,若内分泌治疗无效则考虑手术治疗。
3.1岁以上:一般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减少对睾丸生精功能等的不良影响,随着年龄增长,隐睾对睾丸功能的损害会逐渐加重。
四、特殊人群(患儿)护理及注意事项
1.术后护理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定期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活动限制:术后要限制患儿剧烈活动,防止睾丸固定装置移位等情况发生,一般建议休息1-2周,具体根据患儿恢复情况而定。
2.长期随访:隐睾患儿即使经过治疗,仍需要长期随访,观察睾丸的生精功能、是否有恶变等情况,一般建议随访至成年,因为隐睾的远期影响可能在成年后才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