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局部症状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全身症状有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有差异,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人群需注意相关情况。
局部症状:
鼻塞: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患者会感觉鼻子发堵,呼吸不顺畅,严重时可能完全用口呼吸。例如病毒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会刺激鼻腔黏膜,使其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起鼻塞。
流涕:鼻腔分泌增多,出现流清水样鼻涕的情况,初期多为清水样涕,后期可能会变为脓性涕。这是因为炎症刺激鼻腔腺体分泌增加所致。
咽痛:咽部黏膜受到炎症累及,患者会感觉咽部疼痛,吞咽时疼痛可能会加重。比如细菌或病毒感染累及咽部,引发咽部的炎症反应,导致咽痛症状。
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时,气管、支气管受到刺激,会引起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反射。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一般是由于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儿童相对成人更容易出现发热情况,且儿童发热时需特别关注,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高热可能会引发惊厥等并发症。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约有30%-50%的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
头痛、乏力: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浑身乏力,这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有关。比如感染病原体后,身体代谢紊乱,毒素释放,影响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从而导致头痛和乏力。
肌肉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尤其是四肢肌肉,这也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释放炎性介质,作用于肌肉组织,导致肌肉酸痛。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差异。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可能还会出现拒食、呕吐等表现,这是因为儿童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且身体对感染的反应可能更为明显。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后可能发热症状不典型,更容易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表现,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人群相对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较重。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上呼吸道感染后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加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因此这类人群需要更加注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