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是细菌感染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等且不同类型肺炎常见病原菌有别,诱因包括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典型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重症可现感染性休克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等升高、痰血培养可助诊,影像学有浸润阴影表现,治疗主要用抗生素抗感染并对症支持,儿童需密切观察用药谨慎,老年人要控基础病,孕妇选影响小的抗生素。
一、定义
细菌性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肺部炎症,属于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菌通过多种途径入侵肺部并繁殖,导致肺部出现炎症反应。
二、病因
1.常见病原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中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常见。
2.诱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如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病等)、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如吸烟、长期酗酒等)、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等均易诱发细菌性肺炎。
三、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患者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咳嗽、咳痰,痰液可为脓性痰,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呼吸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2.重症表现:病情进展迅速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意识障碍等,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等非典型表现。
四、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痰培养可明确病原菌,但需注意标本采集的规范性;血培养若阳性可直接确定病原菌。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等肺炎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辅助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五、治疗原则
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耐酶青霉素类等。同时需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发热时给予退热对症处理,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等支持措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细菌性肺炎时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呼吸等情况,早期识别重症表现并及时就医,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安全性高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发生细菌性肺炎时易出现病情加重,需加强病情监测,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3.孕妇:孕妇发生细菌性肺炎时,需权衡抗生素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用药前需充分评估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