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腺瘤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功能性的分泌皮质醇可致库欣综合征、分泌醛固酮引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非功能性无激素异常表现多体检发现,发病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紊乱有关,诊断靠超声、CT、MRI,功能性需手术,非功能性小无症状可随访,儿童要鉴恶性,老年需评手术风险,有内分泌病史等人群要警惕需筛查,健康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定义
肾上腺腺瘤是起源于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的良性肿瘤,可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类。
二、分类及相关表现
(一)功能性肾上腺腺瘤
1.分泌皮质醇的腺瘤:可引发库欣综合征,常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脸部、颈部、腹部脂肪堆积,四肢相对消瘦)、高血压、皮肤菲薄易瘀斑、多毛、月经紊乱等,这是因皮质醇分泌过多干扰机体代谢与内分泌平衡所致。
2.分泌醛固酮的腺瘤:会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症状为高血压、低血钾,患者可出现乏力、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源于醛固酮过度分泌引起水钠潴留及钾丢失。
(二)非功能性肾上腺腺瘤
无激素分泌异常相关表现,多在体检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三、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遗传性综合征患者易伴发肾上腺腺瘤;内分泌紊乱也可能是诱因,如长期异常的激素调节环境可能促使肾上腺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腺瘤。
四、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初步筛查肾上腺区域病变,但分辨率相对有限。
2.CT检查:是诊断肾上腺腺瘤的重要手段,能清晰显示腺瘤的位置、大小等形态学特征,有助于鉴别功能性与非功能性腺瘤。
3.MRI检查: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可补充CT检查的不足,辅助诊断。
五、治疗及随访原则
(一)功能性肾上腺腺瘤
通常需手术治疗,切除腺瘤以纠正激素过度分泌导致的病理状态。
(二)非功能性肾上腺腺瘤
对于无症状且体积较小的腺瘤,可定期随访观察,通过影像学检查监测腺瘤大小变化;若腺瘤体积增大或出现相关症状,则考虑手术干预。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肾上腺腺瘤相对少见,需重视肿瘤性质的鉴别,因儿童肿瘤存在恶性可能,一旦发现应尽早评估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密切关注生长发育等情况。
(二)老年人群
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评估需更全面,需综合考虑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定期随访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
(三)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
有内分泌疾病病史或长期接触可能影响内分泌环境因素的人群,需格外警惕肾上腺腺瘤的发生,定期进行相关筛查;健康人群也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相关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