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腮腺炎需综合多方面判断,可从临床表现初步区分流行性腮腺炎(有前驱症状、先一侧后两侧腮腺肿大等)和化脓性腮腺炎(多单侧受累、局部红肿胀痛等),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细菌培养等有不同表现,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可协助观察腮腺情况,不同人群患病表现有差异,需综合多方面判断。
一、临床表现观察
腮腺炎主要包括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等类型,可从以下临床表现初步判断:
流行性腮腺炎:多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腮腺肿大,通常先一侧腮腺肿大,然后另一侧也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但不红,有疼痛及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还可累及胰腺、睾丸或卵巢等,出现相应部位的症状,如睾丸炎可表现为睾丸疼痛、肿胀等。
化脓性腮腺炎:多为单侧腮腺受累,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明显,挤压腮腺时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患者全身症状明显,如高热、寒战等。
二、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
血常规:流行性腮腺炎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化脓性腮腺炎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血清学检查:流行性腮腺炎时,血清和尿淀粉酶常明显升高,病程早期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若阳性可有助于早期诊断。
病毒分离:从患者唾液、脑脊液、尿液或脑组织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是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可靠方法,但操作相对复杂,一般在科研等特定情况下开展。
细菌培养:化脓性腮腺炎时,取腮腺导管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有助于明确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原菌。
三、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
超声检查:对于腮腺肿大情况可通过超声检查清晰观察,能判断腮腺肿大的程度、范围等,协助鉴别是流行性还是化脓性腮腺炎等情况。例如流行性腮腺炎超声表现多为腮腺弥漫性肿大,回声减低等;化脓性腮腺炎超声可显示导管扩张、腮腺内低回声区等情况。
CT检查:在某些复杂情况或需要更清晰了解腮腺内部结构等时可考虑CT检查,能更精准地显示腮腺组织的病变情况,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因有一定辐射等因素需谨慎考虑。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患腮腺炎时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相对更易患流行性腮腺炎,且儿童在患病时需更关注全身症状及腮腺肿大对进食等的影响,要注意保证营养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腮腺炎时需更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等,因为基础病史可能影响机体对腮腺炎的反应及治疗等。总之,确定腮腺炎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