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的诊断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需进行阴囊检查和睾丸触诊;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病原体检查(涂片镜检和培养);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超声检查,可观察睾丸相关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有不同特点及要求。
一、体格检查
1.阴囊检查:医生会观察阴囊的外观,查看是否有红肿、淤血等情况。红肿可能提示炎症较为明显,淤血则需考虑是否有外伤等因素参与。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和成人的阴囊表现可能因生理特点有所不同,儿童阴囊相对较为娇嫩,检查时需更加轻柔。
2.睾丸触诊:触摸睾丸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正常睾丸质地中等,有一定弹性。若睾丸肿大且有明显压痛,高度提示睾丸炎可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睾丸大小有正常范围,医生会依据正常标准进行判断,比如儿童睾丸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与成人睾丸大小差异明显。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一般来说,睾丸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相应增高。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医生会结合具体年龄进行分析。
2.尿常规:查看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细菌等异常。若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累及睾丸,尿常规可能会出现异常改变。对于有泌尿系统症状的睾丸炎患者,尿常规检查尤为重要,不同年龄患者留取尿液标本的要求也不同,儿童留取尿液可能需要特殊处理。
3.病原体检查
涂片镜检:取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或睾丸穿刺液等进行涂片,查找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通过显微镜观察涂片,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病原体感染。不同病原体在涂片中呈现不同形态,医生可据此进行初步诊断,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标本采集需谨慎操作以保证结果准确。
病原体培养:将标本进行培养,以明确具体病原体,并进行药敏试验,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培养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且不同病原体培养条件有差异,在考虑特殊人群时,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培养结果可能会有不同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B超表现:可观察睾丸的大小、结构、血流情况等。睾丸炎时超声可能显示睾丸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不同年龄患者睾丸超声表现因生理发育阶段不同而有差异,儿童睾丸超声检查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辐射影响。
优势:超声检查无创、便捷,能较为准确地判断睾丸的病变情况,有助于区分睾丸炎与其他类似疾病,如睾丸扭转等。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超声检查的适应证和解读方式需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