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紫癜皮疹怎么区分
区分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皮疹型多形红斑需综合皮疹分布与形态,过敏性紫癜皮疹多对称分布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呈紫癜样丘疹可融合分批出现且常伴腹痛关节痛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为散在瘀点瘀斑伴其他部位出血且血常规血小板明显降低,皮疹型多形红斑皮疹形态多样有靶形等损害伴黏膜损害及全身症状发病多与感染用药相关,相关检查中血常规过敏性紫癜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低,凝血功能过敏性紫癜等正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异常,过敏原检测可助过敏性紫癜区分需综合临床特征评估以准确鉴别。
一、皮疹分布与形态特点区分
1.过敏性紫癜皮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下肢伸侧及臀部,皮疹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紫癜样皮疹,初起为紫红色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疡等,且常分批出现。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皮疹主要为瘀点、瘀斑,多散在分布,不高出皮肤,压之也不褪色,但血小板计数会明显降低,可通过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数值来辅助区分。
3.皮疹型多形红斑皮疹:皮疹形态多样,有靶形损害(典型表现为中央为水疱或坏死,周围有红斑晕)、虹膜状红斑等,常伴有黏膜损害,如口腔黏膜糜烂等,发病多与感染、药物等因素相关,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病史综合判断。
二、伴随症状区分
1.过敏性紫癜:除皮疹外,常伴有腹痛、关节痛等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受累症状,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病史的情况较为常见。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皮肤黏膜出血(皮疹)外,可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血常规中血小板减少是关键鉴别点。
3.皮疹型多形红斑:除皮疹外,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前多有明确的感染或用药史,可通过询问病史及相关感染指标检查来辅助区分。
三、相关检查辅助区分
1.血常规: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常规一般无血小板减少,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皮疹型多形红斑血常规多无特异性改变,但可通过白细胞计数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
2.凝血功能检查:过敏性紫癜及皮疹型多形红斑凝血功能一般正常,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血小板因素导致出血,凝血功能可正常,但血小板数量异常。
3.过敏原检测:过敏性紫癜部分患儿可检测出过敏原,如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对区分过敏性紫癜有一定帮助,可通过斑贴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进行。
在区分过敏紫癜皮疹时,需综合考虑患儿的皮疹分布、形态、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尤其对于儿童患者,要全面评估其临床特征,以便准确鉴别,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