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病是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累及关节、心脏等多部位,临床表现有关节游走性多发性炎、心脏受累、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及儿童舞蹈病,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ASO升高等,治疗需控制链球菌感染并对症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用药需谨慎权衡。
一、定义与病因
急性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等,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其发病机制与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有关,机体产生的抗体与链球菌成分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心脏等部位引发炎症反应。
二、临床表现
1.关节症状:多表现为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常见,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症状可在数日内消退,但易反复发作。
2.心脏症状:可累及心肌、心内膜及心包,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严重时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3.皮肤表现:可见环形红斑(多见于躯干及四肢近端,呈淡红色环状,边缘轻度隆起)和皮下结节(多见于肘、膝、腕、踝等关节伸侧皮下,直径0.5~2cm,质地较硬,无压痛)。
4.舞蹈病:多见于儿童,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如面部怪异表情、肢体舞蹈样动作,常伴情绪不稳定。
三、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具备上述关节、心脏、皮肤等典型表现。
2.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活跃;心电图可出现P-R间期延长等心脏受累表现。
四、治疗原则
1.控制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彻底清除链球菌感染灶,预防复发。
2.对症治疗:对于关节炎症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但需注意儿童用药安全性,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导致Reye综合征的药物)缓解疼痛、消炎;心脏炎患者需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炎症反应;舞蹈病患者可采用镇静剂等对症处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选择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非药物干预如物理治疗等可作为优先考虑,同时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2.孕妇患者:用药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加强产检,评估母婴健康状况。
3.有基础病史患者:如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者,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基础病对药物代谢及病情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