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是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包括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交叉反应攻击自身组织,部分人群有遗传易感性致免疫反应失调,患者免疫功能异常致自身组织损伤,儿童青少年因免疫系统等因素更易患病,拥挤差的生活环境等不良生活方式增加风险,既往有风湿热病史者复发风险高。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当人体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细菌的某些成分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在攻击链球菌的同时,可能会交叉反应攻击自身组织,特别是心脏、关节、神经系统等部位的组织,从而引发风湿热。例如,研究发现,风湿热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针对链球菌成分的抗体,且在发病前多有链球菌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咽炎、扁桃体炎等。
遗传易感性:部分人群存在遗传易感性,使得其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更易发生风湿热。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调节机制,导致免疫反应过度或失调,增加患病风险。例如,某些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风湿热的易感性相关,携带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相同链球菌感染暴露下,发生风湿热的概率高于不携带相关基因型的个体。
免疫功能异常: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精准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维持免疫平衡。但在风湿热患者中,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将自身组织识别为外来抗原进行攻击,导致自身组织损伤。例如,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细胞因子分泌失衡,进一步加剧了自身免疫反应对心脏、关节等组织的损害。
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
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患风湿热,这与该年龄段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链球菌感染的免疫反应调节能力较弱有关。儿童的呼吸道等部位黏膜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链球菌的定植和感染,且感染后免疫反应的调控不如成人稳定,容易出现过度的自身免疫反应。
生活方式:拥挤、卫生条件差的生活环境会增加链球菌感染的机会,从而提高风湿热的发病风险。例如,在人口密集、居住条件简陋、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链球菌的传播较为容易,人群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概率升高,进而使得风湿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此外,缺乏体育锻炼、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间接增加风湿热的发病可能性。
病史因素:既往有风湿热病史的患者,再次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时,发生风湿热复发的风险显著增加。因为既往患病后,机体的免疫记忆可能导致再次感染时免疫反应更为强烈,更容易引发自身免疫性的组织损伤。例如,曾经患过风湿热的患者,在链球菌感染后,体内的免疫记忆细胞会迅速活化,引发更剧烈的免疫反应攻击自身组织,导致风湿热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