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传播途径包括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可通过胎盘传胎儿)、水平传播(密切接触、性、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宿主因素有免疫功能状态(免疫低下易感染且病情难控)和年龄因素(胎儿、婴幼儿及免疫衰退的老年人易感染,成年人多隐性感染,免疫下降可发病)
传播途径方面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这是胎儿感染巨细胞病毒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孕期母亲原发感染巨细胞病毒时,胎儿感染率可高达40%-50%,而复发感染时胎儿感染率相对较低,但也可能达到10%左右。从年龄角度看,孕妇的年龄可能会影响感染风险,一般而言,年轻孕妇感染后垂直传播的风险与年长孕妇无显著差异,但孕妇自身的免疫状态等因素会综合影响垂直传播的几率。从病史角度,若孕妇既往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史,复发感染时病毒在体内的载量等情况会影响对胎儿的传播。
水平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比如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儿童之间通过唾液、尿液等分泌物密切接触传播巨细胞病毒。年龄较小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生活方式上,儿童如果有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勤洗手,然后用手接触口、鼻等黏膜部位,就会增加感染风险。
性传播:属于水平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成人中较为常见。性活跃的人群感染巨细胞病毒的风险相对较高。从性别角度,男性和女性在性传播方面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不同性活动方式等会影响感染几率。有多个性伴侣等高危性行为的人群,感染巨细胞病毒的风险显著增加。
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输入含有巨细胞病毒的血液或接受巨细胞病毒阳性的器官移植,也可导致感染。对于需要输血或器官移植的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患有恶性肿瘤正在进行化疗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感染风险更高。从病史角度,这些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已受损,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且治疗难度较大。
宿主因素方面
免疫功能状态: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如艾滋病患者由于CD4+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更容易感染巨细胞病毒且感染后病情难以控制。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易感性也会增加。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对巨细胞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几率。
年龄因素:胎儿和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巨细胞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而成年人虽然大多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但多数为隐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重新激活导致发病。例如,新生儿在出生后通过接触母亲的分泌物等可能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肝脾肿大、黄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