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具嗜皮肤和神经特性,通过呼吸道飞沫及直接接触疱疹液传播,临床表现分水痘(多见于儿童,有发热等初起症状及特殊皮疹表现)和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由潜伏病毒再激活引起,有沿单侧神经分布成簇水疱及明显神经痛等表现),流行病学特点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对儿童需注意皮肤清洁等,成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要重视病情,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风险高需关注疼痛。
一、病毒特性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病毒颗粒有核心、衣壳、被膜及包膜组成。该病毒具有嗜皮肤和神经的特性。
二、感染途径与临床表现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直接接触疱疹液传播。比如,易感者接触了水痘患者打喷嚏或咳嗽喷出的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直接接触水痘患者的疱疹疱液也会引发感染。
临床表现
水痘:多见于儿童,初起症状类似感冒,如发热、不适等,之后皮肤会出现斑疹、丘疹,迅速变为疱疹,疱疹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疱液初始清澈,后变混浊,常伴有瘙痒。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表现为沿单侧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皮疹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
三、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因素: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未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而带状疱疹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潜伏在体内的病毒更容易再激活。
生活方式: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由于人员密切接触,水痘容易在儿童中造成暴发流行。而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患有慢性疾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等不良生活方式或疾病状态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病史因素:曾经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会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就可能发生带状疱疹。
四、对特殊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水痘后,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疱疹,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症状,可能提示合并肺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成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对于成人感染水痘或发生带状疱疹,更要重视,因为病情可能相对较重。例如,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生带状疱疹时,皮疹可能更严重,神经痛持续时间可能更长。这类人群要积极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老年人感染带状疱疹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风险较高,更需要关注疼痛情况,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下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