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且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血气分析中Ⅰ型呼吸衰竭是PaO<60mmHg、PaCO正常或降低,Ⅱ型是PaO<60mmHg且PaCO>50mmHg;影像学检查可助明确原发病因,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可帮助判断感染等情况,特殊病因还需排查其他因素,结合不同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呼吸衰竭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早期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呼吸费力、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等情况;还可能有发绀,是由于血氧饱和度降低导致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另外,还可能伴有精神神经症状,如烦躁、嗜睡、昏迷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因基础肺功能差,呼吸衰竭时症状更明显。
二、血气分析指标
1.Ⅰ型呼吸衰竭:
动脉血氧分压(PaO)<60mmHg,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正常或降低。其主要是由于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于肺炎、肺水肿等疾病。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新生儿正常PaO范围与成人不同,新生儿PaO在7.9~10.6kPa(60~80mmHg),若新生儿PaO<6.65kPa(50mmHg)则可能提示Ⅰ型呼吸衰竭;女性在一些生理状态下如妊娠等可能会对呼吸功能有一定影响,但血气分析指标判断标准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主要依据具体检测值。
2.Ⅱ型呼吸衰竭:
动脉血氧分压(PaO)<60mmHg,同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50mmHg。主要是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不同年龄患者,老年人因肺功能减退,更易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有慢性病史的患者,如长期患支气管哮喘未良好控制,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时血气分析表现为上述指标异常。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明确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因。例如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胸部X线可能显示肺部炎症浸润影;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胸部CT可呈现肺间质改变等。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肺炎可能呈现斑片状阴影等;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影像学上可能看到肺纹理增粗等改变,这些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有助于呼吸衰竭的诊断。
四、其他相关检查
如血常规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若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提示可能有感染性因素参与呼吸衰竭的发生;对于一些特殊病因导致的呼吸衰竭,还可能需要进行心肌酶谱、脑钠肽等检查,以排除心源性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类似呼吸衰竭表现的情况。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脏病史的患者,需要重点排查心源性因素导致呼吸衰竭的可能,通过相关检查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