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路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引发的感染性疾病涵盖上下尿路,病因有病原体逆行侵入及尿道梗阻、免疫力低下、不注意个人卫生等诱因,症状下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上尿路感染有全身症状,诊断靠尿常规、尿培养、影像学检查,治疗是针对病原体用合适抗菌药并处理诱因,特殊人群中老年因前列腺增生等易反复感染需关注排尿等,儿童出现症状需及时就医并保持外阴清洁,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平衡治疗。
一、定义
男性尿路感染是病原体侵入男性泌尿系统(包括尿道、膀胱、输尿管、肾脏等部位)并生长繁殖所引发的感染性疾病,涵盖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与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等不同类型。
二、病因
1.病原体入侵: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此外,葡萄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也可引发感染,多因病原体通过尿道口逆行侵入泌尿系统所致。2.诱因影响:尿道梗阻是重要诱因,如男性前列腺增生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感染风险;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抵御病原体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不注意个人卫生,会使病原体更易附着尿道引发感染。
三、症状表现
1.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有尿意时难以控制需立即排尿)、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耻骨上区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尿道灼热感、尿道口少量分泌物等。2.上尿路感染:除下尿路感染症状外,常伴有发热、寒战、腰痛(多为单侧或双侧腰部酸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影响肾功能。
四、诊断方法
1.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尿蛋白可能阳性,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2.尿培养:通过培养尿液中的病原体,可明确致病菌种类,为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一般需等待24-48小时出结果。3.影像学检查:对于反复感染或怀疑有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患者,可进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排查是否存在结石、梗阻、畸形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主要是针对病原体选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需积极处理诱因,如解除尿道梗阻等。治疗过程中需遵循足量、足疗程用药原则,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感染复发。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男性:常因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路梗阻,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需关注排尿情况,必要时遵医嘱进行前列腺相关治疗以改善尿路通畅性,日常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2.儿童男性:尿路感染可能影响泌尿系统正常发育,若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断明确后尽早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外阴清洁,勤换尿布。3.糖尿病男性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需积极控制血糖,严格管理血糖水平以降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且在发生尿路感染时要综合考虑血糖控制与抗感染治疗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