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不是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有区别。扁桃体肿大常见原因有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和非感染因素(过敏、自身免疫病等),有局部感染等病史,局部体积增大,细菌感染时炎症指标升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有接触史,核酸检测阳性可确诊,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鉴别。
一、扁桃体肿大的常见原因及特点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常见的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发急性扁桃体炎,导致扁桃体肿大,患者多有咽痛、高热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病毒感染:例如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了有发热、咽痛外,也常出现扁桃体肿大,咽部可见灰白色假膜等表现,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等。不同年龄人群易患的病原体有所差异,儿童相对更易受链球菌等感染导致扁桃体肿大,而成年人EB病毒感染等情况也时有发生。生活方式方面,免疫力低下时更易遭受病原体侵袭引发扁桃体肿大,如有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情况。
2.非感染因素
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引起扁桃体的过敏反应性肿大,常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涕等过敏相关症状,有过敏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扁桃体,导致扁桃体肿大,这类患者往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表现,如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等。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点
1.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发热可为低热至高热不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
不典型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但与扁桃体肿大不同,其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整个上呼吸道相关组织引起,而不是单纯扁桃体的局部肿大。不同年龄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可能仅表现为低热、咳嗽等;老年人感染后重症风险相对较高,症状可能更复杂。生活方式中,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等情况易导致感染发生。
三、两者的鉴别要点
1.病史方面
扁桃体肿大患者多有局部感染或相关基础疾病、过敏史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多有明确的新型冠状病毒接触史等。
2.临床表现细节
扁桃体肿大主要是扁桃体局部的体积增大,可通过检查看到扁桃体的具体形态改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除了可能有咽痛外,还有其独特的全身及其他呼吸道表现,如发热、干咳等全身性症状相对更具特征性。
3.实验室检查
扁桃体肿大若由细菌感染引起,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指标升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则可通过核酸检测等明确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检测呈阳性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
总之,扁桃体肿大和新型冠状病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等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