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有多种表现,常出现明显晨僵且持续久,累及颈部、肩部、骨盆带等部位肌肉致疼痛与僵硬,休息后晨起加重活动后难完全消失;普遍有疲劳感且难缓解,部分患者有37.5℃-38℃左右低热;部分患者伴关节轻度疼痛或僵硬,还常因多种因素出现睡眠障碍且形成恶性循环,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不同特点,诊断时需与其他风湿性疾病鉴别。
一、晨僵症状
风湿性多肌痛患者常出现明显的晨僵现象,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小时以上甚至更久。这种晨僵在晨起时最为显著,主要是因为炎症累及肌肉等组织,使得肌肉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比如晨起后难以顺利完成穿衣、洗漱等简单动作。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由于肌肉本身功能衰退,晨僵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而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的患者也可能加重晨僵的程度。
二、肌肉疼痛与僵硬
1.疼痛部位
通常累及颈部、肩部、骨盆带等部位的肌肉。例如颈部肌肉受累时,患者会感觉颈部发紧、疼痛,转头等动作受限;肩部肌肉受累则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上臂抬起困难等。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不同特点,老年人可能因为合并有其他骨骼肌肉退变疾病,疼痛感觉可能与单纯风湿性多肌痛的疼痛有所混淆。
2.僵硬程度
肌肉僵硬感较为突出,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如长时间静坐或睡眠后,晨起时僵硬感会加重,活动后僵硬感会有所缓解,但一般不能完全消失。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肌肉僵硬的程度相对稳定,但也可能随着病情波动而变化。
三、全身症状
1.疲劳感
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疲劳感,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疲劳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日常活动耐力下降,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家务劳动等。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可能体力相对较弱,疲劳感可能更为明显,而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疲劳感可能会被进一步放大。
2.低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低热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体内的炎症反应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对低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对低热更为敏感,而老年人可能因体温调节功能减退,低热表现可能不典型。
四、其他相关表现
1.关节症状
虽然风湿性多肌痛主要以肌肉症状为主,但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关节轻度疼痛或僵硬,一般不出现关节肿胀、畸形等严重关节破坏表现。不过在诊断时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风湿性疾病相鉴别。对于有长期关节不适病史的患者,诊断风湿性多肌痛时需要更谨慎地进行鉴别诊断。
2.睡眠障碍
由于疼痛、晨僵、疲劳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常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睡眠障碍又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疲劳感和全身不适症状,形成恶性循环。老年人本身睡眠质量可能相对较差,风湿性多肌痛导致的睡眠障碍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更不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