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形成的原因包括:血管静水压增高(如右心衰竭等使胸腔内血管静水压升高致液体渗出)、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等致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使血管内液体向胸腔移动)、淋巴回流障碍(如恶性肿瘤转移压迫胸导管等致淋巴液积聚)、胸膜炎症(如结核性胸膜炎等使胸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致液体渗出)、损伤等其他因素(如胸部外伤、医源性操作不当等致血液等积聚)
一、血管静水压增高导致胸腔积液形成
正常情况下,胸腔内液体的生成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血管静水压增高时,例如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情况,会使胸腔内液体生成增多。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导致胸腔内血管静水压升高,超过了胶体渗透压等因素的调节能力,使得液体从血管内渗出至胸腔,从而形成胸腔积液。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相对较为常见,因为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衰退,更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相关的问题。
二、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胸腔积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维持。当血浆白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时,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此时,血管内的液体就会向胸腔等组织间隙移动,进而形成胸腔积液。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退,同时可能伴有门静脉高压等情况,更容易出现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的胸腔积液。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儿童来说,也可能因大量蛋白尿丢失白蛋白,引发胸腔积液。
三、淋巴回流障碍造成胸腔积液
胸导管是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径,当淋巴回流受阻时,如恶性肿瘤转移至胸导管周围淋巴结,压迫胸导管,或者先天性淋巴引流异常等情况,会使胸腔内淋巴回流受阻,淋巴液在胸腔内积聚形成积液。例如,肺癌等恶性肿瘤转移至纵隔淋巴结,可能会阻塞胸导管,导致淋巴回流障碍,进而引发胸腔积液。这种情况在有肿瘤病史的人群中需要特别关注。
四、胸膜炎症导致胸腔积液
胸膜发生炎症时,如结核性胸膜炎、肺炎旁胸腔积液等。炎症会使胸膜血管通透性增加,一方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蛋白等渗出增多;另一方面,炎症细胞浸润等因素也会影响胸腔内液体的正常代谢。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炎症,导致胸腔积液产生;肺炎旁胸腔积液则是肺炎累及胸膜,引发胸膜的炎症反应,从而形成胸腔积液。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比如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患结核性胸膜炎而出现胸腔积液。
五、损伤等其他因素引发胸腔积液
胸部外伤导致胸腔内血管破裂、胸膜损伤等,会使血液、渗出液等积聚在胸腔形成胸腔积液。此外,医源性因素,如胸腔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不当,也可能引起胸腔积液。对于有胸部外伤史的人群以及接受过相关医疗操作的人群,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胸腔积液的情况。例如,胸部遭受严重撞击的患者,要警惕胸腔积液的发生;接受过胸腔手术的患者,术后需注意观察胸腔积液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