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和紫癜的区别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经空气飞沫传播多见于儿童青少年潜伏期14-21天前驱期有低热等症状1-2天后出淡红色斑丘疹2-3天消退实验室可分离病毒或见IgM阳性;紫癜分血小板减少性(皮肤有瘀点瘀斑等血小板计数低骨髓象异常)和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青少年皮疹对称分布下肢等伴关节腹痛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儿童中风疹发病率高紫癜过敏性紫癜好发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防出血,成人风疹症状可能更重紫癜病因复杂需排查,孕期风疹可致胎儿畸形紫癜依类型监测。
一、定义与病因差异
1.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带毒者,经空气飞沫传播,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2.紫癜:是皮肤或黏膜下出血形成的瘀点或瘀斑,分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减少等)和过敏性紫癜(为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
二、临床表现区别
1.风疹: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前驱期可有低热、乏力、咳嗽等轻微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起于面颈部,迅速蔓延至躯干四肢,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可融合,一般2~3天内皮疹消退,不留色素沉着。
2.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严重时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儿童患者可能有皮肤瘀斑,成人可伴月经过多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
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皮疹多为对称性分布于下肢伸侧及臀部,为瘀点或瘀斑,可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实验室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常阳性,血小板计数正常。
三、实验室检查差异
1.风疹:病毒分离可在起病1周内从咽拭子等标本中分离出风疹病毒,血清学检查可见风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2.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功能一般正常,骨髓象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
过敏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部分患者可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
四、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风疹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感染后症状相对较轻,但需注意隔离避免传播;紫癜中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需关注其关节、腹部等伴随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患者需警惕出血风险,注意避免外伤。
2.成人:风疹成人感染症状可能较儿童重,紫癜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人病因可能更复杂,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过敏性紫癜成人也可发病,需注意排查致敏因素。
3.孕期女性: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期女性需避免风疹病毒感染,而紫癜一般对孕期影响主要取决于紫癜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孕期需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