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皮肌炎需从多方面进行管理,包括密切监测疾病,关注肌肉无力、皮肤表现及血清肌酶谱;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活动、皮肤护理;保证饮食营养均衡;严格配合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给予患儿心理关怀。
一、疾病监测方面
幼年皮肌炎患儿需密切监测肌肉无力程度变化,如观察患儿行走、上下楼梯、抬手等动作的困难程度是否有进展。同时要留意皮肤表现,包括皮疹的范围、颜色、形态等有无改变,因为皮肤表现与疾病活动度可能相关。定期监测血清肌酶谱,如肌酸激酶(CK)、醛缩酶等,一般疾病活动时血清肌酶会升高,通过监测可评估疾病活动情况,通常建议每1-2个月监测一次血清肌酶谱。
二、日常生活管理方面
1.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患儿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缓解期可适当进行温和的活动,如散步,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因为过度运动可能加重肌肉损伤。例如,每日可安排短时间(10-15分钟)的散步,根据患儿体力逐渐增加活动量。
注意避免受凉,寒冷刺激可能诱发病情加重,所以要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
2.皮肤护理
皮肤有皮疹的患儿要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选择宽松、柔软、纯棉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例如,衣物材质要亲肤,避免化纤类衣物接触皮疹部位。对于暴露在外的皮疹部位,可使用温和的护肤品保护,但要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
避免阳光直射皮肤,皮疹处皮肤对紫外线敏感,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儿童专用的防晒霜(SPF30以上)、戴帽子、穿长袖衣物等。
三、饮食营养方面
保证患儿摄入均衡营养,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肌肉修复,可选择瘦肉、鱼类、鸡蛋、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同时要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橙子、苹果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注意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因为肥胖可能对疾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吞咽困难的患儿,要注意进食速度,避免呛咳,必要时可给予糊状或软食,防止误吸。
四、药物治疗配合方面
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用药物,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家长要了解所用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如部分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血常规异常等,所以要定期带患儿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例如,服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以及肝功能中的转氨酶等指标。
五、心理关怀方面
幼年皮肌炎患儿可能因疾病导致活动受限、外貌改变(如皮疹)等出现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等。家长要多与患儿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可以带患儿参与适合的儿童活动,帮助其建立自信,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患儿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促进其身心健康。例如,组织家庭游戏等活动,让患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缓解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