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观察尿量(婴儿6小时内排尿少于3次、尿液变深黄,较大宝宝尿量明显减少)、查看口腔黏膜(干燥)、检查皮肤弹性(捏起皮肤回弹缓慢)、关注精神状态(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测量体重变化(体重明显下降)来判断宝宝呕吐后是否脱水,婴儿对脱水耐受差,发现呕吐应密切观察相关表现,怀疑脱水及时就医,照顾呕吐婴儿要少量多次补水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观察尿量
1.婴儿尿量情况:婴儿正常情况下每天排尿次数较多,一般在6-8次左右。若宝宝呕吐后尿量明显减少,比如6小时内排尿次数少于3次,同时尿液颜色变深,呈深黄色,可能提示脱水。因为身体缺水时,肾脏会重吸收水分,导致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2.较大宝宝尿量情况:较大的宝宝能表达口渴等情况,若其尿量减少,并且尿液量较平时明显减少,也是脱水的一个表现。例如平时每天排尿量较多,呕吐后尿量明显降低,可能存在脱水。
二、查看口腔黏膜
1.湿润程度判断:正常宝宝口腔黏膜湿润。当宝宝呕吐导致脱水时,口腔黏膜会变得干燥。可以轻轻分开宝宝的嘴巴,观察口腔黏膜,如果黏膜干燥、缺乏水分,提示可能有脱水情况。这是因为脱水时身体水分不足,口腔黏膜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滋润。
三、检查皮肤弹性
1.操作方法及判断:用手指轻轻捏起宝宝手背或腹部的皮肤,然后迅速松开。正常宝宝的皮肤会迅速回弹。而脱水的宝宝皮肤弹性会变差,捏起皮肤后回弹缓慢。比如捏起宝宝手背皮肤,松开后皮肤不能很快恢复平整,而是慢慢弹回,说明可能存在脱水。这是由于脱水时体内水分减少,皮肤的水分含量也相应降低,导致皮肤弹性下降。
四、关注精神状态
1.正常精神状态:正常宝宝精神状态较好,活泼好动,对周围事物有一定的反应。
2.脱水时精神状态:宝宝呕吐脱水后,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这是因为身体脱水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宝宝会因为身体不适而表现出精神状态的改变。例如原本活泼的宝宝变得无精打采,或者不停地哭闹不安,可能是脱水导致身体不适引起的。
五、测量体重变化
1.体重监测意义:定期测量宝宝的体重也是判断是否脱水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果宝宝在呕吐后体重明显下降,尤其是在短时间内体重减轻,可能提示有脱水情况。因为呕吐导致水分和营养物质丢失,体重会相应减轻。但需要注意的是,测量体重时要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如相同时间、相同穿着等,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特殊人群(婴儿)温馨提示
婴儿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脱水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发现宝宝有呕吐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上述脱水相关表现。如果怀疑宝宝脱水,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儿脱水可能会迅速加重病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等。在照顾呕吐的婴儿时,要注意少量多次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因为脱水对婴儿造成更严重的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