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介导的免疫性慢性皮肤病,具典型鳞屑性红斑等表现,依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层治疗;紫癜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致皮肤黏膜出血,依血常规等诊断,轻可观察重需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和过敏性紫癜(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紫癜多对称分布伴多症状,依表现等诊断,去诱因用抗组胺药等治疗),特殊人群儿童、女性、老年有不同注意事项,生活中银屑病避诱因保皮肤清洁湿润,紫癜急性期卧床休息避过敏原监测病情。
一、银屑病
1.定义与临床表现:银屑病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介导的免疫性慢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等,病程长、易复发,红斑边界清晰,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
2.诊断方法:主要依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病理可见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等特征性改变,需与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等鉴别。
3.治疗原则: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层,轻度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维生素D衍生物(如卡泊三醇软膏);中重度可联合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或系统用药(如甲氨蝶呤)。
二、紫癜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定义与临床表现: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严重者有鼻衄、牙龈出血,甚至内脏出血。
2.诊断方法: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骨髓穿刺检查可明确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以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治疗原则:轻度可观察,重度需用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提升血小板,必要时行脾切除等治疗。
(二)过敏性紫癜
1.定义与临床表现:为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可伴腹痛、关节痛、血尿等,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痛,关节痛以大关节为主,肾脏受累时出现蛋白尿、血尿。
2.诊断方法:依据典型皮肤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血常规、尿常规等,排除其他血管炎疾病。
3.治疗原则: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肾脏受累严重时需规范肾科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银屑病儿童优先温和外用治疗,避免影响生长发育;紫癜儿童需密切监测血小板或观察紫癜及伴随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防严重出血,过敏性紫癜关注腹痛、关节及肾脏情况。
女性:银屑病女性治疗需考虑药物对月经影响,紫癜女性生理期易症状加重,需加强护理。
老年:银屑病老年患者选安全治疗方案,考虑机体机能;紫癜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病时用药谨慎,如高血压、糖尿病者需权衡药物影响。
生活方式:银屑病患者避免感染、精神紧张等诱因,保持皮肤清洁湿润;紫癜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