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男女发病比例约1.5∶1,典型症状有持续性高热(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双侧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口唇潮红干裂呈杨梅舌、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且手掌和足底潮红、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多形性皮疹(无疱疹及结痂)、单侧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大于1.5cm),出现多项症状应高度怀疑川崎病,不及时治疗可致严重并发症。
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男女发病比例约1.5∶1,典型症状有持续性高热(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双侧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口唇潮红干裂呈杨梅舌、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且手掌和足底潮红、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多形性皮疹(无疱疹及结痂)、单侧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大于1.5cm),出现多项症状应高度怀疑川崎病,不及时治疗可致严重并发症。
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1。其典型症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发热:通常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会持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这是川崎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发热的持续时间和程度在疾病早期对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患儿发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低龄儿童发热可能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
球结合膜充血:多为双侧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这是川崎病比较典型的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炎症累及眼部血管导致,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早期即可观察到。
唇及口腔表现:口唇潮红、干裂,呈杨梅舌,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患儿口唇会出现明显的改变,干裂可能会引起疼痛,影响进食,杨梅舌是由于舌乳头增生、充血所致,这些口腔表现也是川崎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不同性别患儿在口腔表现上无明显差异,但可能因年龄不同,对进食等影响程度不同。
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潮红;恢复期指、趾端会出现膜状脱皮,这是川崎病较具特征性的表现。手足的这种变化与血管炎累及手足部位的血管有关,不同年龄患儿手足的具体表现可能因发育差异而有细微不同,比如低龄儿童手足相对较小,水肿等表现可能更局限。
皮疹:多形性皮疹,可呈红斑、丘疹等多种形态,一般无疱疹及结痂。皮疹可分布于全身多个部位,不同性别患儿皮疹分布无显著差异,但年龄较小的患儿皮肤较娇嫩,皮疹可能对皮肤刺激更明显,需注意皮肤护理。
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常大于1.5cm。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川崎病的常见表现之一,淋巴结肿大的程度和范围对病情评估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患儿颈部淋巴结的解剖结构不同,可能影响肿大的观察和判断。
如果儿童出现上述多项症状,应高度怀疑川崎病,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因为川崎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