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由SARS-CoV引起,新冠由SARS-CoV-2引起,二者病原体不同致病毒特性等有别;流行病学特征上传播速度、传染源有差异;临床特征在症状表现、预后情况不同;诊断检测在检测方法、诊断标准有差异;防控措施中隔离、防护要求因病毒特性不同有细节差异。
流行病学特征方面
传播速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时呈现出快速扩散的态势,这与它的传播特性以及高传染性有关;而非典在当时虽然也具有一定传染性,但传播速度相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大流行时稍慢些。
传染源:非典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期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且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染源的差异影响着疫情防控策略。
临床特征方面
症状表现:两者都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相对多样,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较为常见,而非典患者呼吸困难等表现相对更为突出;在病情严重程度上,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为轻型或无症状,而非典患者中重症比例相对较高。
预后情况:总体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尤其是轻型和普通型患者;非典患者经过救治也有一定比例康复,但当时重症患者的病死率相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总体情况要高一些,不过这也与不同时期的医疗救治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在非典中的预后相对更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这类特殊人群也是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
诊断与检测方面
检测方法:非典主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ARS-CoV核酸等进行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ARS-CoV-2核酸等方法诊断,检测靶标不同,随着检测技术发展,两者的检测试剂等不断更新迭代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诊断标准:各自有相应的诊断标准,会依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等综合判定,在诊断流程和判定指标细节上因病原体不同而存在差异,比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无症状感染者判定等有其特定要求,这是基于两种病毒不同的特性和临床特点制定的诊断标准。
防控措施方面
隔离要求:两者都需要采取隔离措施,但具体的隔离期限、隔离场所等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对病毒特性的认识不断调整,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根据病情轻重等有不同的隔离管理规定,在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期限等方面也有相应规范,这些都是基于对两种病毒传播特点等的研究来制定防控措施。
防护要求:医务人员和公众防护时所用的防护装备及防护要求有相似之处,但也因病毒特性不同在细节上有差异,比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气溶胶传播特点等采取的更严格防护要求等,都是为了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不同人群在防护时需根据具体要求做好相应防护,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在防护时更要注意防护到位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