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烧伤起泡后首先要立即脱离热源,然后用流动冷水冲洗15-30分钟,注意保护创面,小水泡不挑破,用干净敷料覆盖,接着及时就医评估烧伤严重程度,医生会据情况治疗,婴幼儿和有基础病史小孩有特殊注意要点。
一、立即脱离热源
小孩烧伤起泡后,首要步骤是迅速让小孩脱离导致烧伤的热源。例如,如果是被热水烫伤,应立即将小孩转移到安全处,移除身上与热源接触的衣物等,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弄破水泡。这是因为持续的热源接触会使烧伤情况进一步加重,及时脱离热源能阻止损伤继续扩大。
二、冷水冲洗降温
1.冲洗时间与水温:使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一般冲洗时间为15-30分钟,水温保持在15-20℃左右。冷水冲洗可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热力对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同时还能缓解疼痛。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冲洗时要注意控制水流速度和力度,避免过强的水流刺激加重小孩的不适。
2.注意事项:如果烧伤部位有衣服等覆盖,不要强行去除,可剪开周围衣物,保留与创面粘连的部分,用冷水从衣物外侧冲洗,待冷却后再小心移除粘连部分。
三、保护创面
1.避免自行挑破水泡:小的水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让其自行吸收即可。因为水泡皮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敷料,能够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如果强行挑破水泡,反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但如果水泡较大,或者位于关节等活动部位,可能会影响小孩活动且容易破裂感染,这种情况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2.使用干净敷料覆盖: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轻柔地覆盖在烧伤起泡的部位,起到保护创面、减少污染的作用。对于婴幼儿,要选择柔软、干净的敷料,避免使用有绒毛等可能粘连创面的材料。
四、及时就医评估
1.判断烧伤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烧伤的面积、深度等情况进行评估。如果烧伤面积较大(如超过体表面积的10%)、深度较深(达到深Ⅱ度及以上),或者是头面部、会阴部等特殊部位的烧伤,需要及时住院治疗。对于小孩来说,其皮肤薄嫩,烧伤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所以即使看起来烧伤情况不严重,也建议到医院让医生进行专业评估,以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2.后续治疗措施:医生可能会根据烧伤情况进行清创、抗感染等治疗。例如,对于污染较轻的浅度烧伤创面,可能会进行简单清创后涂抹烧伤膏等;对于较严重的烧伤,可能需要进行补液、抗休克等治疗,并密切观察小孩的生命体征等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婴幼儿:婴幼儿皮肤更加娇嫩,烧伤后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对疼痛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在处理过程中要特别小心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因为婴幼儿烧伤后更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2.有基础病史的小孩:如果小孩本身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等,烧伤后感染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严格地进行创面保护和感染防控。医生在治疗时也会充分考虑基础病史对烧伤治疗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