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二次复发有全身、局部及其他症状,全身有发热(低热、中等度热或高热,类型不规则或弛张热,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儿童体温波动大)、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多,儿童更明显);局部有胸痛(针刺样,随呼吸或咳嗽加重,患侧)、呼吸困难(积液量不同程度表现异,儿童较隐匿)、咳嗽(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黏痰,合并支气管结核时更明显);其他有体重下降(病情反复者明显,儿童影响生长发育)、乏力(全身乏力,成人日常活动后疲倦,儿童玩耍易疲劳)。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甚至高热(39℃以上),发热类型多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部分患者发热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与儿童自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且发热时患儿可能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表现。对于有结核病史的人群,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时,需警惕结核性胸膜炎复发。
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较多,醒来时汗液已湿衣物,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结核中毒状态,代谢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出现盗汗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汗腺发育及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尚未成熟,盗汗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且需注意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着凉。
局部症状
胸痛:复发时胸痛较为常见,多为针刺样疼痛,随着呼吸运动或咳嗽而加重。疼痛部位多在患侧胸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剧烈,会影响呼吸和日常活动。这是由于胸膜受到炎症刺激,呼吸时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摩擦所致。对于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的患者,若再次出现胸痛,尤其是与呼吸相关的胸痛,要高度怀疑复发。
呼吸困难:随着胸腔内积液的增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少量积液时呼吸困难可不明显,中到大量积液时,患者会感觉胸闷、气促,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的程度与胸腔积液的量、积液形成的速度以及患者本身的心肺功能等有关。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胸廓相对较柔软,胸腔积液达到一定量时才会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且表现可能更隐匿,需密切观察其呼吸频率、深度等变化。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色黏痰。咳嗽是因为胸膜炎症刺激气管、支气管引起反射性咳嗽。如果合并有支气管结核等情况,咳嗽可能会更明显,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其他症状
体重下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机体消耗增加,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尤其是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体重下降可能较为明显。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下降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关注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情况,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等干预。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这也是结核中毒症状的一种表现,与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有关。不同年龄患者乏力表现有所不同,成人可能表现为日常活动后容易疲倦,儿童则可能在玩耍时较以往容易出现疲劳、不愿活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