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有多种症状表现,急性黄疸型甲肝分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黄疸前期有发热、全身乏力等,黄疸期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等,恢复期黄疸消退等;急性无黄疸型甲肝较常见,症状相对轻;重型甲肝少见,分急性和亚急性重型;特殊人群中儿童黄疸型少、无黄疸型多且症状不典型,老年人病程长、恢复慢且易误诊、重型风险高,孕妇病情可能重且对胎儿有影响。
一、急性黄疸型甲肝症状
黄疸前期:多数起病急,有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部分患者伴有畏寒,此期平均持续5~7天。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等。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呕吐、腹泻等;成人则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此阶段因症状多样且非特异性,易被忽视。
黄疸期:发热消退,尿色加深,如浓茶样,继而巩膜、皮肤黄染,黄疸约2~4周达高峰。黄疸出现后,部分患者发热消退,而消化道症状可能有所加重,肝大,质软,有压痛及叩痛,脾大少见。此期肝功能检查可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或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此期持续时间平均1个月左右,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完全恢复体力。
二、急性无黄疸型甲肝症状
此型较黄疸型多见,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无黄疸,肝大,质软,有压痛及叩痛。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为2~3周,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达数月。儿童中无黄疸型甲肝相对常见,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漏诊。
三、重型甲肝症状(少见)
急性重型甲肝: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猛,发病10天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肝性脑病),黄疸迅速加深,肝功能严重异常(如ALT快速下降,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可伴有腹水、肝肾综合征等。
亚急性重型甲肝:起病较急,发病10天以上出现上述类似表现,但病情相对急性重型甲肝稍缓。患者有明显的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进行性加深等表现,也可出现肝性脑病及出血倾向等。
四、特殊人群甲肝症状特点
儿童:儿童感染甲肝后,黄疸型较少,无黄疸型较多。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以发热、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呕吐、腹泻等,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等疾病。而且儿童的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强,在疾病初期可能症状不严重,但仍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甲肝后,病程相对较长,恢复较慢。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且发生重型肝炎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病情变化,如黄疸情况、精神状态等。
孕妇:孕妇感染甲肝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发生重型肝炎的风险增加。而且对胎儿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如可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需要加强监测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