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可通过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类食物、富含维生素类食物、清淡易消化类食物来恢复。清水可缓解脱水,淡盐水补充流失电解质;新鲜水果如西瓜、橙子能补充水分和营养;米汤、软烂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可提供能量且减轻胃肠负担,不同人群食用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水分与电解质补充类食物
1.清水:中暑后身体大量失水,及时补充清水能快速缓解脱水状况。成年人在轻度中暑时可每隔15-20分钟少量饮用100-200毫升清水,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胃肠道不适。儿童中暑时则需更谨慎,少量多次给予,每次50毫升左右,间隔10-15分钟。这是因为中暑时人体电解质随汗液流失,清水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基础。
2.淡盐水:中暑时不仅失水还丢失盐分,淡盐水能补充流失的钠离子等电解质。一般每500毫升清水中加入约1.5克盐(约半啤酒瓶盖量)。对于成年人,轻度中暑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来维持电解质平衡;儿童由于肾脏功能等与成人不同,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淡盐水,因为儿童对盐分的耐受量较低,过量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例如研究表明,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后,血液中钠等电解质浓度会降低,淡盐水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电解质水平。
二、富含维生素类食物
1.新鲜水果
西瓜:西瓜含水量高,约90%以上,且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中暑后身体机能的恢复。成年人可适量食用西瓜,每次100-150克左右,但需注意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由于西瓜含糖量相对较高,应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谨慎食用。儿童食用西瓜时也要控制量,避免因糖分摄入过多影响健康。例如研究发现,西瓜中的水分能快速被人体吸收,补充因中暑丢失的水分,同时其含有的营养成分对机体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橙子:橙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维生素C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帮助中暑后的身体进行修复。成年人每天可食用1-2个橙子,儿童则根据年龄适量减少,一般每次半个到1个。对于有胃肠道敏感的人群,如本身有胃溃疡等疾病的人,食用橙子时要注意避免空腹,以免刺激胃肠道。
三、清淡易消化类食物
1.米汤:米汤属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中暑后胃肠道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米汤容易被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能量。成年人可将大米煮成稀薄的米汤,每次饮用200-300毫升,可少量多次饮用。儿童中暑后也可适量饮用米汤,有助于补充能量且不会加重胃肠负担。米汤中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能为机体提供基础能量来源,而且其质地温和,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
2.面条:煮得软烂的面条也是不错的选择。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成年人可食用100-150克左右的软烂面条,儿童则根据年龄适当减少,一般50-100克。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中暑患者,如胃炎患者,食用面条时要注意避免加入过多刺激性调料,选择清淡的汤面为宜。面条在消化过程中相对容易,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同时不会给胃肠道带来过大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