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淋巴结炎可由感染因素和其他因素引发,感染因素包括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病毒(如EB病毒、疱疹病毒)感染,其他因素有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不完善易致炎症)和局部组织病变累及(头面部、口腔等局部病变累及所属淋巴结引发炎症,如中耳炎累及耳部周围淋巴结、牙龈炎累及颌下淋巴结等)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引起儿童淋巴结炎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当儿童皮肤有破损,如擦伤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破损处侵入皮肤淋巴管,进而累及所属淋巴结。例如,在一些皮肤有小伤口未得到及时清洁处理的儿童中,就可能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相关的淋巴结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对细菌的清除能力有限,容易让细菌在淋巴结内繁殖,导致淋巴结炎症反应,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等。
溶血性链球菌:也常引发儿童淋巴结炎。溶血性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侵入人体,然后经淋巴系统到达淋巴结。比如儿童患扁桃体炎时,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扁桃体后,可沿着淋巴流蔓延至颈部淋巴结,引起颈部淋巴结炎。儿童在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溶血性链球菌更容易侵袭淋巴结,导致炎症发生。
2.病毒感染:
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该病症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其中颈部淋巴结是常见受累部位。儿童感染EB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复制,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结内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增生,进而出现淋巴结炎表现。儿童在与EB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后,容易被感染,尤其是在集体生活的儿童中,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等,当儿童感染疱疹病毒后,病毒可累及局部淋巴结。例如口唇部位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发生疱疹时,附近的淋巴结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儿童活泼好动,口唇部位容易接触到病毒等病原体,增加感染风险。
二、其他因素
1.免疫因素:
儿童自身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在面对各种病原体侵袭时,免疫调节可能出现紊乱情况。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下降,更容易引发淋巴结炎症反应。比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儿童,其免疫系统异常活跃或低下,在受到病原体感染时,更容易出现淋巴结炎。而且不同年龄段儿童免疫功能发育程度不同,婴幼儿免疫功能相对更不成熟,相比年长儿更容易因免疫因素导致淋巴结炎发生。
2.局部组织病变累及:
当儿童头面部、口腔等局部组织发生病变时,容易累及所属淋巴结引发炎症。例如儿童患有中耳炎时,炎症可通过淋巴管蔓延至耳部周围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炎。因为耳部周围的淋巴结与中耳部位的淋巴引流相关,中耳的炎症因子等可随着淋巴液流到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出现炎症反应。儿童耳部结构相对娇嫩,发生中耳炎等耳部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进而容易引发淋巴结炎。又如儿童患有牙龈炎时,牙龈部位的炎症可累及颌下淋巴结,导致颌下淋巴结炎。儿童口腔卫生不良等情况容易引发牙龈炎,从而增加颌下淋巴结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