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症状多样,包括起病急骤的高热,持续2-7天;全身中毒症状如肌肉骨骼疼痛、头痛、乏力;发热期出现的斑丘疹等皮疹,随发热好转渐消;部分患者有皮肤出血点等出血倾向;还可能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表现,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一些细节差异及与基础病史相关的不同影响。
一、发热
症状表现:通常起病急骤,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在1-2天内迅速升高至39-40℃,而且发热多为持续性或弛张性。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相对更易出现波动,且需要更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在感染登革热发热时,一般都会有全身不适、乏力等表现,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热可能会对其基础疾病产生影响,比如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高热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持续时间:发热一般会持续2-7天左右。
二、全身中毒症状
肌肉骨骼疼痛:患者常感到明显的肌肉疼痛,尤其是四肢肌肉,还可能伴有骨骼疼痛,类似骨折样疼痛,这种疼痛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都可能出现,但儿童表述可能相对困难,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有无哭闹、肢体活动异常等情况。生活方式健康与否对此症状影响不大,但有长期肌肉骨骼病史的患者,登革热引起的肌肉骨骼疼痛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
头痛:多数患者会出现较为剧烈的头痛,头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头痛可能较为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头痛,但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等情况。
乏力:患者普遍会有全身乏力的感觉,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无论何种人群都会感到身体虚弱,难以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
三、皮疹
症状表现:发热期通常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猩红热样皮疹、出血性皮疹等。皮疹一般先出现在躯干,然后逐渐向四肢蔓延。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皮疹表现差异不大,但儿童的皮疹可能相对更易受到搔抓等影响,需要注意皮肤护理。
持续时间:皮疹一般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消退,持续时间大概与发热持续时间相关,在发热缓解后会逐步消退。
四、出血倾向
皮肤出血点: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出血点,常见于四肢皮肤,按压不褪色。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基础病史的患者,皮肤出血点可能会更明显,且不易止血。
其他出血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但相对较为少见。在儿童患者中,鼻出血等情况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和护理,避免出血过多引起贫血等并发症。
五、其他表现
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会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常见。不同人群淋巴结肿大表现差异不大,但对于有淋巴结疾病基础病史的患者,登革热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可能需要与原有疾病进行鉴别。
肝脾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通过体格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肝脏、脾脏体积增大。儿童患者的肝脾肿大可能在早期不太容易被察觉,需要定期进行体检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