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会引发关节疼痛与肿胀、关节僵硬、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等问题,疼痛多对称累及小大关节且随病情进展加重,晨僵超1小时持续6周以上有诊断意义,畸形由多种因素致且影响功能生活质量,功能障碍随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等。
一、关节疼痛与肿胀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关节表现之一是关节疼痛与肿胀。疼痛通常是对称性的,多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也可累及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导致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引起。研究表明,约95%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且往往在早晨或长时间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持续时间会延长,肿胀也会更加明显。对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同样会出现关节疼痛与肿胀,且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需要早期干预;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使关节疼痛等症状稍有加重,需密切关注自身关节情况。
二、关节僵硬
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现象,尤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称为“晨僵”。晨僵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因为夜间睡眠时关节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炎症介质积聚,晨起活动时关节周围组织水肿、粘连等导致关节僵硬。一般来说,晨僵时间超过1小时且持续6周以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会影响患儿的关节活动和日常功能;对于老年患者,晨僵可能会影响其晨起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等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
三、关节畸形
随着病情的迁延不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常见的关节畸形有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状畸形,膝关节的屈曲畸形等。关节畸形的发生是由于炎症导致关节软骨、骨组织破坏,加上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挛缩、松弛失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手指的尺侧偏斜是由于手指的掌指关节向外侧偏移,近端指间关节向内侧偏移所致。关节畸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患者,关节畸形可能会影响其骨骼的正常发育和肢体的正常功能,需要尽早进行规范治疗以防止畸形进一步加重;老年患者出现关节畸形后,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都会变得非常困难,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
四、关节功能障碍
由于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畸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无法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动,如不能握紧拳头、不能完全伸直或弯曲手指、不能正常上下楼梯、不能正常行走等。关节功能障碍的程度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对于年轻患者,关节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其职业选择和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女性患者可能会在家庭生活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如难以完成一些需要精细操作或较大体力的家务劳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