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会带来多方面危害,对肾脏功能而言,可致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双侧肾积水还会迅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对泌尿系统来说,会增加感染风险并导致尿路结石形成;对全身健康方面,会引起高血压且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一、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1.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肾积水时,尿液在肾脏内积聚,会使肾盂内压力升高,压迫肾实质,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长期肾积水会导致肾实质萎缩,肾功能逐渐减退。例如,有研究表明,单侧肾积水患者若不及时处理,随着积水时间延长,患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下降,肾实质厚度变薄。对于儿童患者,长期肾积水可能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肾脏功能正常建立,因为儿童处于生长阶段,肾脏的代偿能力相对有限,肾积水对其肾功能的损害可能更为显著且不可逆。
2.引发双侧肾功能障碍:如果是双侧肾积水,情况会更加严重,可迅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双侧肾积水时,两侧肾脏都受到尿液积聚的不良影响,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均受抑制,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问题会接踵而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二、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1.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肾积水时,尿液引流不畅,有利于细菌滋生繁殖。细菌容易在肾盂、肾盏内定植,引发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感染可进一步加重肾积水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例如,女性患者本身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就相对容易发生感染,若合并肾积水,感染的概率会大幅增加,且感染后症状可能更复杂,治疗也更为棘手。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肾积水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后,恢复相对困难,且感染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
2.导致尿路结石形成: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容易在肾积水的部位沉积,进而形成尿路结石。结石的形成又会加重尿路梗阻,使肾积水进一步恶化。尿路结石可刺激尿路黏膜,引起血尿、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些有代谢异常基础的患者中,如存在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等情况,肾积水时更易形成尿路结石,这些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尿液情况以及肾脏形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结石问题。
三、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1.引起高血压:肾积水导致肾功能受损时,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使血压升高。据相关研究,部分肾积水患者会出现高血压症状,且在肾积水得到缓解后,血压有可能恢复正常,但如果肾积水持续时间较长,高血压可能成为慢性疾病。对于患有肾积水的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要综合评估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控制血压和改善肾脏功能。
2.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严重肾积水导致肾功能衰竭时,体内毒素蓄积会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导致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变差,抵抗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等并发症。在儿童肾积水患者中,若出现消化系统功能受影响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其生长所需营养的摄取,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需要引起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