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是累及肺间质等的弥漫性疾病病因多样包含外源性职业粉尘化学烟雾、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因素,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干咳等,诊断依靠胸部HRCT等影像学、肺功能、血液学检查及肺活检,治疗分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特殊人群儿童用药谨慎、老年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妊娠期权衡用药风险。
一、间质性肺炎的定义与病因
间质性肺炎是一类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及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病因多样。外源性因素包括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如石棉、煤尘等)、化学烟雾等,可直接损伤肺间质引发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肺部,诱发间质性肺炎;感染因素中,病毒(如巨细胞病毒、腺病毒)、细菌(如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引发肺间质免疫反应,进而发展为间质性肺炎。
二、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早期多在活动后出现,随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感呼吸困难。常伴有干咳,部分患者出现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若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咳嗽加剧等表现。自身免疫性相关的间质性肺炎可伴随原发病表现,如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有皮肤硬化等表现。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是关键手段,可见双肺弥漫性网格影、蜂窝肺、磨玻璃影等间质性改变,不同病因间质性肺炎HRCT表现具特征性,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多现双下肺和胸膜下蜂窝肺改变。2.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VC)、肺总量(TLC)降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下降。3.血液学检查:自身免疫性相关间质性肺炎需检测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感染性相关者可进行病原学检测(如病毒核酸、病原体抗体检测)。4.肺活检:包括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和外科肺活检(SLB),是明确病理类型的金标准,可区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不同亚型(如寻常型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等)。
四、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脱离环境致病因素,如职业性粉尘暴露者需脱离相关工作环境;自身免疫性相关间质性肺炎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抑制免疫反应;感染性间质性肺炎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相应抗感染药物。2.对症支持治疗:呼吸困难明显者给予氧疗,必要时机械通气支持;咳嗽明显者使用止咳药物缓解症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间质性肺炎多与感染、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相关,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致肺损伤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密切监测呼吸、血氧等情况,加强呼吸道护理。2.老年患者:老年间质性肺炎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方案,定期评估肝肾功能及肺部病变变化。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发生间质性肺炎时,用药需权衡胎儿与母亲风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为主的方法,必要时用药需经医生严格评估后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