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可能引发肚子痛,原因包括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致胃肠道痉挛、严重中暑累及胃肠道致黏膜受损等;不同人群中暑肚子痛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体温调节不完善更易出现,老年人有基础疾病风险高,高温工作人群高发;应对需脱离高温环境,轻时饮电解质饮品,重时就医;预防要充足补水、注意饮食、合理作息、做好防暑。
二、不同人群中暑肚子痛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中暑时更容易出现肚子痛等症状。儿童中暑肚子痛时,往往还可能伴有高热、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表现。因为儿童的胃肠道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中暑导致的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儿童胃肠道的影响相对更明显。对于儿童中暑肚子痛,要特别注意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将儿童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需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中暑时发生肚子痛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中暑肚子痛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例如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的老年人,中暑导致的胃肠道痉挛或黏膜损伤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老年人中暑时出现肚子痛,应谨慎处理,首先要缓慢降温,避免快速降温对心血管等系统造成过度影响,同时要密切观察肚子痛的程度、伴随症状等,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对病情的耐受能力较差,可能病情进展较快。
(三)高温环境下工作人群
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户外环卫工人等,是中暑的高发人群,也较易出现中暑后肚子痛的情况。这类人群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身体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更为频繁,若不能及时补充,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痉挛等导致肚子痛。这类人群应养成良好的防暑习惯,工作时定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运动饮料等,以预防中暑及肚子痛的发生。一旦出现肚子痛等中暑症状,要立即停止工作,转移至阴凉处进行处理。
三、中暑肚子痛的应对及预防
(一)应对措施
当发生中暑肚子痛时,首先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凉爽处。如果肚子痛不是很严重,可以尝试饮用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品,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缓解胃肠道痉挛。如果肚子痛较为剧烈,或伴有恶心、呕吐、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相应的处理。
(二)预防措施
1.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高温环境下,即使不感觉口渴也应定时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以选择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电解质。
2.注意饮食,避免在高温时段进食过多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户外工作,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尤其是从事高温作业的人群,要合理调整工作节奏。
4.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如在户外工作时佩戴遮阳帽、穿着透气轻薄的衣物,在室内可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将环境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