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性休克会引发意识、皮肤、循环、呼吸、尿量等多方面症状,轻度休克意识可清但可能烦躁,中重度休克意识渐模糊或昏迷;皮肤早期苍白、进展发绀,湿冷;脉搏早期快有力、加重细弱;血压早期正常或略高、进展下降;呼吸增快;尿量减少。不同人群在各症状表现上有差异。
一、意识状态相关症状
1.轻度损伤性休克:患者意识可清楚,但可能有轻度烦躁不安,这是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影响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上的轻微异常,是机体对失血等损伤刺激的早期应激反应表现。
2.中、重度损伤性休克:随着休克程度加重,患者意识会逐渐模糊,甚至陷入昏迷。这是由于休克导致脑部血液灌注不足,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使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下降,无法维持正常的意识状态。例如大量失血时,脑部供血急剧减少,脑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出现意识障碍。
二、皮肤相关症状
1.皮肤色泽:早期皮肤可表现为苍白,这是因为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外周血管收缩,皮肤血管灌注减少所致。随着休克进展,皮肤色泽会进一步变为发绀,提示组织缺氧加重,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由于皮肤较薄,苍白表现可能更为明显易观察;老年人皮肤松弛,血液循环相对缓慢,发绀表现可能不典型但仍需密切关注。
2.皮肤温度:休克时皮肤往往湿冷,这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散热增加,同时汗腺分泌增加。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群可能血管弹性较差,在损伤性休克时皮肤湿冷表现可能更显著;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皮肤温度变化可能更早出现异常。
三、循环系统相关症状
1.脉搏:脉搏会增快,早期脉搏可能增快但尚有力,随着休克加重,脉搏变得细弱。这是因为机体为了维持重要脏器灌注,心率加快以增加心输出量,但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脉搏传导改变。对于儿童,由于儿童的心率本身相对较快,在损伤性休克时心率增快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密切监测心率变化;老年人心血管储备功能下降,脉搏变化可能更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2.血压:早期血压可正常或略升高,这是机体的代偿机制,通过外周血管收缩来维持血压。但随着休克进展,血压会逐渐下降,收缩压可低于90mmHg,脉压差减小。不同性别在损伤性休克时血压变化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妊娠期,发生损伤性休克时血压变化可能因身体的特殊状态而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评估。
四、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1.呼吸频率:呼吸会增快,这是因为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加通气量,改善缺氧状况。在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中,损伤性休克时呼吸频率增快可能更为显著,且更容易出现呼吸功能的进一步恶化,需要加强呼吸监测和支持。
五、尿量相关症状
尿量会减少,这是因为休克时肾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正常成人尿量每小时应不少于30ml,当损伤性休克时尿量可减少至每小时20ml以下甚至无尿。对于儿童,由于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损伤性休克时尿量变化更为敏感,尿量减少往往提示肾脏灌注严重不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肾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