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有关节和全身症状,关节症状包括晨僵(晨起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超1小时有意义,程度和持续时间反映病情活动度,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关节疼痛与肿胀(早期小关节对称性疼痛肿胀,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特点,女性生理阶段及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症状);全身症状有疲劳乏力(不同年龄患者表现不同,女性激素波动期及不良生活方式加重)、低热(部分患者有,需与其他发热鉴别,不同人群低热表现有差异,与自身免疫及基础疾病相关)。
1.关节症状
晨僵:多数患者会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部位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具有临床意义。这种晨僵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较为常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关节滑膜炎症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渗出增加,使关节周围组织紧张有关。晨僵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往往能反映病情的活动度,例如病情活动时晨僵时间较长,经适当活动后可有所缓解,但病情复发时又会加重。不同年龄的患者晨僵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述不清而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晨起后的关节活动情况。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晨僵可能会有一定波动,而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缺乏运动等)的患者晨僵往往更明显。
关节疼痛与肿胀:早期多为手指、手腕、足等小关节对称性疼痛、肿胀,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或刺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加剧。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关节腔积液以及周围软组织炎症水肿引起,可见关节局部肿胀、皮肤温度略高。在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中,可能表现为关节部位的不适、不愿活动相应关节,家长可能发现孩子走路姿势异常等情况;老年患者则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与中青年有所不同,但关节肿胀仍可通过观察关节外观来判断。女性患者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阶段,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导致关节疼痛、肿胀表现有所变化;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其关节疼痛、肿胀可能更难缓解,且病情可能进展相对较快。
2.全身症状
疲劳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劳、乏力,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疲劳可能与炎症反应导致的身体代谢紊乱、营养物质消耗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等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疲劳表现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参与原本喜欢的活动;老年患者则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感到疲惫,影响其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女性患者在月经前后等激素波动时期,疲劳感可能会加重;有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疲劳乏力症状往往更为明显,且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病情的控制。
低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的机体体温调节紊乱引起。但需要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等导致的发热相鉴别。对于儿童患者,低热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需要通过测量体温来发现;老年患者由于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低热可能更隐匿,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女性患者在自身免疫功能波动时,低热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有慢性病史的患者,低热可能与基础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