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因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与纤维化致支气管变形持久扩张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因有感染、先天遗传、免疫缺陷,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诊断靠胸部高分辨CT及病史体格检查,治疗包括控制感染、改善气流受限、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要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戒烟,特殊人群里儿童需早诊早治且用药谨慎,老年人要管理基础病、监测病情,妊娠期女性需谨慎用药以非药物为主。
一、定义
支气管扩张是因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与纤维化,致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发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二、病因
1.感染因素:儿童期的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感染是常见病因,这些感染可破坏支气管壁结构,导致支气管扩张;成人则多由呼吸道反复感染引起,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迁延不愈可诱发。2.先天性与遗传性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或遗传缺陷,如囊性纤维化等遗传性疾病可增加支气管扩张发病风险。3.免疫缺陷: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缺陷或纤毛功能异常等免疫相关问题,会使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易反复感染进而引发支气管扩张。
三、临床表现
1.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咳嗽多为慢性、持续性,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晨起及傍晚体位变动时痰量增多,合并感染时痰呈脓性。2.反复咯血:部分患者以反复咯血为主要表现,咯血量可多可少,从小量痰中带血至大量咯血。3.反复肺部感染: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且迁延不愈,表现为发热、咳嗽加剧、脓痰增多等。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胸部高分辨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等形态学改变。2.病史与体格检查:结合患者慢性咳嗽、咳痰、咯血等病史,以及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持久的湿性啰音等体征辅助诊断。
五、治疗
1.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抗假单胞菌抗生素等控制呼吸道感染。2.改善气流受限: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等,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3.清除气道分泌物:通过体位引流、胸部物理治疗及使用黏液溶解剂等,促进痰液排出,保持气道通畅。
六、预防
1.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儿童期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如麻疹疫苗等,成人注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发生。2.戒烟:吸烟是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延缓病情进展。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期是支气管扩张的易感阶段,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呼吸道症状,如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等,应尽早就诊,早期诊断与干预可改善预后,且儿童用药需尤其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需加强基础疾病管理,积极控制感染,注意监测病情变化,日常注重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且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生支气管扩张需谨慎用药,应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如通过体位引流等改善症状,同时密切监测母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