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多见也可发生于成人,诱因与接触患者、自身免疫力低等有关。需隔离休息至出疹后5天,做好皮肤护理,出现发热等症状按相应方式处理,有严重症状要立即就医,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病情变化快、用药谨慎,孕妇感染可致胎儿畸形需及时检查防护,老年人恢复慢易并发基础病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
一、明确风疹的性质与诱因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多见,也可发生于成人。其诱因可能与接触风疹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有关。
二、一般处理措施
(一)隔离休息
风疹具有传染性,确诊后应隔离休息,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因为患病期间身体免疫力下降,休息可减少能量消耗,促进机体自我修复。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这是因为风疹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等症状,清洁皮肤可减少皮肤表面的污垢、细菌等,降低皮肤感染的风险。对于儿童,要注意洗浴时的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37~40℃,避免烫伤儿童皮肤。
2.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宽松柔软的衣物可避免因衣物摩擦加重皮肤不适,如瘙痒等情况。
三、医疗干预相关
(一)症状缓解
1.若出现发热症状,对于成人及年龄较大、一般情况较好的儿童,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但要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腹部等敏感部位。若体温较高或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在符合用药原则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等,但需严格遵循相关用药禁忌等。对于低龄儿童,应优先选择更安全的物理降温方式,如减少穿着的衣物、适当降低环境温度等。
2.对于皮肤瘙痒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涂抹瘙痒部位,缓解瘙痒症状。但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搔抓后涂抹,防止药物沾染伤口等情况。
(二)就医指征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因为这些严重症状可能提示风疹引起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等,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感染风疹后,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要密切关注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等异常精神表现,或者体温持续高热不退等情况,要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同时,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应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相关规定,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二)孕妇
孕妇感染风疹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孕妇若怀疑感染风疹,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风疹病毒抗体检测等,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孕期要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者,以降低感染风险。
(三)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风疹后恢复可能较慢,且容易并发一些基础疾病。老年人感染风疹后要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呼吸、心率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以提高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