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早熟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PP)、外周性性早熟(PPP)和部分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中特发性占女孩多数、男孩部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器质性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外周性性早熟由性腺肿瘤、肾上腺疾病及外源性性激素接触导致;部分性性早熟包括单纯乳房早发育和单纯阴毛早现,前者女孩多见,后者男女孩均可发生。
1.中枢性性早熟(CPP)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提前激活: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约占女孩中枢性性早熟的80%-90%,男孩的50%-70%。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敏感性下降有关,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增加,进而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刺激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使第二性征出现。这种情况在女孩中更为常见,且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器质性中枢性性早熟: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如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积水、颅内感染等,这些病变可干扰GnRH的正常分泌和调节,导致HPGA提前激活。例如,下丘脑错构瘤可分泌GnRH,从而引发性早熟。
2.外周性性早熟(PPP)
性腺肿瘤或肾上腺疾病:
性腺肿瘤:女孩卵巢颗粒-泡膜细胞瘤、男孩睾丸间质细胞瘤等性腺肿瘤可自主分泌性激素,导致性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性早熟。这些肿瘤可分泌雌激素或雄激素,使女孩出现乳房发育、月经来潮等;男孩出现阴茎增粗、睾丸增大等性征。
肾上腺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21-羟化酶缺乏型。患儿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障碍,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雄激素,引起女孩出现多毛、痤疮、阴蒂增大等男性化表现,男孩则出现假性性早熟,表现为阴茎增大、阴囊色素沉着,但睾丸不大。另外,肾上腺皮质肿瘤也可分泌过量的雄激素或雌激素,导致外周性性早熟。
外源性性激素接触:
误服含性激素的药物或食物:儿童误服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如避孕药等,或食用含有性激素的滋补品、反季节蔬菜水果等,可导致体内性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性早熟。例如,一些家长为了让儿童长高或美容,给儿童服用含有激素的保健品,就可能引发性早熟。
环境雌激素影响:环境中存在一些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环境雌激素,如塑料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农药中的滴滴涕等。儿童长期接触这些环境雌激素,可能会通过干扰体内内分泌系统,影响性激素的正常调节,从而导致性早熟。
3.部分性性早熟
单纯乳房早发育:多见于女孩,通常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暂时性提前启动,但尚未达到完全的中枢性性早熟程度。其病因可能与儿童体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式分泌特点有关,或与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有关。患儿仅有乳房发育,不伴有其他第二性征的出现,血清性激素水平可轻度升高,但促性腺激素水平仍处于青春前期水平。
单纯阴毛早现:男孩或女孩均可能发生,可能是由于肾上腺雄激素分泌提前增加所致。女孩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初现提前有关,男孩可能与睾丸分泌雄激素增加有关,但此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尚未完全激活,其他第二性征不出现,促性腺激素水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