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及其诊断要点有哪些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抗原性物质致已致敏机体短时间内发生的强烈多脏器累及症群,诊断要点包括接触过敏原史(含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典型表现(皮肤黏膜、呼吸道、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等非特异性指标)及与其他休克鉴别(如心源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等),诊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并考虑患者个体情况。
诊断要点
1.接触过敏原史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接触过敏原的种类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食用坚果、接触宠物毛发等致敏;成人可能因药物(如青霉素等)、食物(如海鲜等)、昆虫叮咬等致敏。例如,儿童对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原较敏感,而成人对某些抗生素更易产生过敏反应。
生活方式:长期接触特定环境过敏原的人群,如花粉症患者在花粉季节接触大量花粉易引发过敏休克;经常接触宠物的人群,接触宠物皮屑等过敏原的概率增加。
病史:有既往明确过敏史的人群,再次接触相同或相关过敏原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风险更高。比如曾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再次使用青霉素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性极大。
典型表现
皮肤黏膜表现:最早且最常见的是皮肤潮红、瘙痒,随后可能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皮肤黏膜血管扩张、渗出所致。不同年龄人群皮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皮肤较薄,皮疹可能更明显;成人皮肤相对厚些,但也会出现典型的荨麻疹等表现。
呼吸道症状:患者常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这是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等原因引起。儿童呼吸道较狭窄,喉头水肿等情况可能更快导致呼吸困难,需要更密切观察。
循环系统表现: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迅速下降等。严重时会出现休克,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不同年龄人群循环系统对休克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心肺功能储备相对成人较差,更易出现循环衰竭的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黏膜水肿、渗出等过敏反应累及胃肠道所致。
神经系统表现:可有头晕、乏力、意识障碍等。是由于脑缺氧等原因引起。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但这并非特异性诊断指标。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基础值有差异,儿童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年龄综合判断。
血清学检查:可检测特异性IgE等相关抗体,但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例如,特异性IgE检测对于明确过敏原种类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仅凭此确诊过敏性休克,还需结合临床症状等。
3.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鉴别:如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心源性休克多有心脏病史,如心肌梗死等,表现为心功能不全的相关表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多有失血、失液等病史,有相应的失血、失液表现,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鉴别。不同年龄人群各类休克的病因及表现特点不同,需仔细区分。比如儿童低血容量性休克可能更多因外伤失血等,而心源性休克相对较少见;成人心源性休克常见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总之,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主要依据接触过敏原史、典型临床表现以及综合的实验室检查等,同时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相鉴别,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