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有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典型症状,婴儿及小婴儿、成人有非典型症状,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婴儿需注意护理与尽早就医,成人需注意休息、隔离与定期随访。
一、典型症状
(一)卡他期
1.持续时间:一般为1-2周。
2.主要表现:类似普通感冒,有咳嗽、流涕、打喷嚏、低热等症状,咳嗽逐渐加重且呈间歇性,此阶段具有传染性,但容易被忽视。例如,患者可能只是觉得有点轻微咳嗽,像普通感冒初期症状,未引起重视。
(二)痉咳期
1.持续时间:通常持续2-6周或更久。
2.主要表现:出现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呈一连串急促的咳嗽,可达十几声甚至数十声,患者面色涨红,用力吸气时发出“鸡鸣样”吸气吼声,咳嗽剧烈时可能会导致呕吐、舌系带溃疡等。比如,患者会频繁出现这种剧烈的咳嗽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
(三)恢复期
1.持续时间:数周至数月不等。
2.主要表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逐渐减轻、消失。但在这一阶段,如果受到烟雾、异味等刺激,仍可能会诱发咳嗽。
二、非典型症状
(一)婴儿及小婴儿百日咳
1.年龄因素影响:由于婴儿不会出现典型的“鸡鸣样”吸气吼声,而是表现为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等。因为婴儿咳嗽反射较弱,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例如,婴儿可能只是出现呼吸暂停,家长可能误以为是其他问题而未及时考虑到百日咳。
2.生活方式影响:如果婴儿有密切接触百日咳患者的病史,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发绀等情况,需高度警惕百日咳。
(二)成人百日咳
1.病史因素影响:成人百日咳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可能出现上述典型或非典型症状。如果成人有百日咳接触史,出现较长时间的咳嗽,尤其是痉挛性咳嗽,应考虑百日咳可能。例如,有与百日咳患者共同生活或密切接触的病史,之后出现持续数周的咳嗽,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百日咳。
三、相关检查及诊断依据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通常可达(20-50)×10/L,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一般占60%-80%以上。这是因为百日咳杆菌感染刺激机体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细胞增多。
2.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发病早期取鼻咽拭子等进行细菌培养,可分离出百日咳杆菌,但阳性率相对较低。
核酸检测:采用PCR等技术检测百日咳杆菌核酸,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能够早期快速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可见肺纹理增粗等非特异性改变,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儿
1.护理方面:要保持婴儿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异味等刺激婴儿咳嗽。由于婴儿病情变化较快,一旦出现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因为婴儿自身免疫力较低,百日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呼吸问题。
2.就医建议:如果婴儿有百日咳接触史且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发绀等情况,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成人
1.生活方式:成人患百日咳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因为劳累可能会加重咳嗽症状。同时,要与家人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传染给他人,尤其是婴儿、老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2.就医随访:成人患百日咳后应按照医生要求定期随访,观察咳嗽等症状的变化情况,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