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尿血有血块的原因包括炎症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等,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可诱发,不同年龄人群患病原因有差异;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及下腹部疼痛,相关检查有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超声检查;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治疗(多饮水、休息)和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选敏感抗生素);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家长密切关注并遵医嘱,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控制基础疾病并考虑其对药物的影响。
一、膀胱炎尿血有血块的原因
膀胱炎是膀胱黏膜发生的炎症,尿血有血块通常是因为炎症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膀胱内积聚凝结成血块。引起膀胱炎的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等,此外,长期留置导尿管、泌尿系统器械检查等也可能诱发膀胱炎从而出现尿血有血块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患病原因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卫生习惯不佳等导致感染引发膀胱炎,女性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尿道短而直,更易发生膀胱炎出现尿血有血块现象,而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更容易罹患膀胱炎并出现尿血有血块表现。
二、膀胱炎尿血有血块的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
1.伴随症状
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疼痛感。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哭闹、搔抓会阴部等异常行为;女性患者可能因症状明显更容易察觉并描述相关不适。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2.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红细胞增多,还能了解是否有白细胞等炎症指标升高,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及炎症程度。
尿细菌培养:能明确引起膀胱炎的病原体,以便针对性治疗,不同年龄人群留取尿标本的要求有差异,儿童留取尿标本需注意避免污染等情况。
超声检查:可观察膀胱的形态、结构等,看是否有其他病变如膀胱结石等合并存在,对于判断膀胱炎的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三、膀胱炎尿血有血块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减轻尿血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每日饮水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水分摄入。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让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以利于病情恢复。
2.抗感染治疗
根据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例如对于大肠埃希菌感染常用的抗生素等,但具体药物需依据检查结果确定,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因素,避免使用不适合该年龄的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膀胱炎尿血有血块时,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及时带孩子就医,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在使用任何可能的治疗措施时都要谨慎,确保符合儿科用药及治疗的安全原则。
2.女性
女性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再次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导致膀胱炎复发出现尿血有血块情况,同时要注意在月经期间的卫生护理等。
3.有基础疾病患者
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影响膀胱炎的治疗及恢复,要在医生指导下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同时在使用药物治疗膀胱炎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