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有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处理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如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结核感染抗结核、自身免疫或肿瘤相关则对应治疗;对症治疗,胸痛用止痛药物,积液多致呼吸困难需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和营养支持,不同年龄患者在各方面需考虑差异。
一、胸膜炎的症状
1.胸痛: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为sharp(尖锐)且突然发生的疼痛,一般位于患侧胸部,疼痛可因咳嗽、深呼吸或转动身体而加剧,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牵拉痛等,疼痛程度也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呼吸。不同年龄人群胸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晰,更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老年人可能因合并其他疾病,胸痛表现不典型。
2.呼吸困难:当胸膜炎导致胸腔积液较多时,会影响肺部的扩张和气体交换,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程度与胸腔积液的量有关,积液量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积液量较多时,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不同性别患者呼吸困难表现无明显本质差异,但女性可能因胸廓相对较小等因素,在同等积液量下可能感觉呼吸困难相对更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本身肺功能相对较差,发生胸膜炎时呼吸困难可能更严重;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胸膜炎时呼吸困难会进一步加重。
3.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的咳嗽,咳嗽也是由于炎症刺激胸膜引起的反射性症状。不同年龄咳嗽特点有差异,儿童咳嗽可能更频繁,且因不能很好表达胸痛等症状,咳嗽可能是其主要的就诊表现之一;老年人咳嗽可能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二、胸膜炎的处理
1.病因治疗
感染性胸膜炎: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如肺炎链球菌等感染,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如果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性胸膜炎,则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不同年龄患者在病因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儿童使用抗结核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人要注意药物的肝肾功能影响等。
非感染性胸膜炎: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胸膜炎,需要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治疗,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如果是肿瘤引起的胸膜炎,则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2.对症治疗
止痛:对于胸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人和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要警惕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改善呼吸困难:当胸腔积液较多引起明显呼吸困难时,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以缓解胸腔压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儿童进行胸腔穿刺时要更加谨慎,注意固定患儿,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3.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不同年龄患者休息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老年人要注意休息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营养支持:给予患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要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