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病因
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包括气道、肺组织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胸廓与胸膜疾病,如胸廓畸形、胸膜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如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疾病、脊髓病变,不同病因涉及不同人群及发病机制。
一、气道、肺组织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衰竭病因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狭窄、气流受限。长期吸烟是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等长期刺激气道,引起气道黏膜炎症、分泌物增多,进而破坏气道结构和肺组织弹性。在不同年龄、性别中均可发病,男性相对更易受吸烟等因素影响而患病,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的人群,气道长期受到有害颗粒或气体刺激,也会增加COPD发生风险,从而引发慢性呼吸衰竭。
2.重症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后,会引起肺部组织的炎症、渗出、坏死等病变,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肺组织广泛破坏,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患重症肺结核,进而引发慢性呼吸衰竭,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防范。
3.肺间质纤维化:多种原因可引起肺间质纤维化,如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有机粉尘、无机粉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累及肺部)等。肺间质纤维化会使肺间质组织增厚,影响肺泡的气体交换,导致慢性呼吸衰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女性相对更易发病,长期处于特定职业环境接触有害粉尘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均有患病风险。
二、胸廓与胸膜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衰竭病因
1.胸廓畸形:如严重的脊柱侧凸、脊柱后凸等胸廓畸形,会改变胸廓的正常形态和容积,影响肺部的扩张和收缩,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先天性胸廓畸形在儿童时期可能就已存在,后天因外伤、疾病等导致的胸廓畸形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会影响呼吸功能,进而引发慢性呼吸衰竭。
2.胸膜疾病:严重的胸膜肥厚、大量胸腔积液等胸膜疾病,会限制肺的扩张,影响肺的通气功能。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有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等,不同年龄均可因相应病因出现胸膜疾病,从而导致慢性呼吸衰竭,例如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而结核性胸膜炎各年龄均可发病。
三、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衰竭病因
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若累及呼吸肌,可导致呼吸肌无力,影响肺的通气功能,进而引发慢性呼吸衰竭。各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可能相对有一定特点,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患者需注意避免感染等诱发病情加重的因素。
2.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若累及呼吸肌,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发病相对较多,这类患者由于肌肉功能进行性受损,需密切关注呼吸功能变化,必要时需辅助呼吸支持。
3.脊髓病变:如脊髓侧索硬化症,可导致脊髓前角细胞和皮质脊髓束受损,引起呼吸肌麻痹,影响通气功能。多在中年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患者由于脊髓病变逐渐进展,呼吸功能会逐渐下降,需早期关注呼吸功能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